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林业资源 > 动态信息 > 正文
眉山市念好“三字经”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22/9/16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眉山市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念好“建、调、管”三字经,聚焦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奋力开创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生态优先系统“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抢抓国、省政策机遇,将全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保护价值最高的地区划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面积约512平方公里,并成功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SC0001号界桩落点瓦屋山。针对我市各种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因地制宜申报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做到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已建立自然保护地6类13个,面积约900平方公里,是全市生态系统最重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生态资源最好的区域。
依法依规科学“调”。坚持依法依规、保护优先、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妥善解决矛盾冲突问题,让生态资源得到更好保护。对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瓦屋山森林公园、瓦屋山地质公园等区域交叉、空间重叠问题进行整合,做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对黑龙滩湿地公园、黑龙滩森林公园等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自然保护地,打破资源分类造成的条块割裂局面,科学进行合并重组,解决保护管理分割、保护地破碎和孤岛化问题,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物种栖息地连通、保护管理统一。
多措并举全面“管”。理清管理职能职责,明确林业部门主管职责,行业部门监管职责,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主体职责,构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组织责任体系,将自然保护地相关指标纳入林长制工作考核内容。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从严建设项目进入自然保护地审核审批,严格禁止开发性项目、限制经营性项目。主动邀请市人大开展《风景名胜区条例》执法检查,有效推动规划、管理、保护、利用等工作完善提升。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法庭,开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联动综合执法20余次,开展政策法规联合宣传上百场次。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