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污染治理 > 动态信息 > 正文
唐家河河流水质指示昆虫——石蛾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21/3/19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豪宅随身带,走哪住哪,你第一反应是什么?蜗牛?不,除蜗牛外,还有“睡袋虫”。
近日,白果坪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河边发现了一群神奇的生物,它们随着夜色降临,从石隙鱼贯而出,摇摇摆摆地爬上岸来,手电光一旦触及,便骨碌碌“裹毡而下”隐匿无踪,它就是石娥幼虫,因其身上裹拖着密密的铠甲,与野外驻扎时用的睡袋相仿而被戏称为“睡袋虫”。
虽叫“睡袋虫”,但它可一点也不喜欢睡觉,作为夜行性昆虫,它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出来活动。同时,它的“睡袋”也非常奇特,围绕着自身又长又柔软的身体自行构筑圆筒状巢穴,只预留一处开口从里面往外探出褐色的脑袋来,这样的“睡袋”能帮助它们很好地抵御掠食性鱼类和其他天敌的捕食,因此,每种石蛾幼虫都有特定的巢型,筑巢的材料也各不相同。
悉知,石娥幼虫栖息于清净无污染的池塘或溪流中,对水质要求十分严格,同时,2019年白果坪区域还发现了巨齿蛉,这种长着大板牙的壮汉同石蛾幼体一样,同样对水质要求十分严格。
石娥幼虫与巨齿蛉的发现,充分证明唐家河保护成效的显著,43年来,唐家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青竹江源头,守护着世界本来的样子!
石蛾属毛翅目Trichoptera,成虫称为石蛾,幼虫叫石蚕,幼虫5至7龄水栖,栖息清净无污染的池塘或溪流,故有水质指标的意义。擅于构筑巢室藏身或捕食,形状各异,有些呈喇叭状、筒状或不定型等,巢室材料就地利用,除了小沙石也会利用水中的枯叶,以吐出的丝线黏着,有些巢室前方有一个开口,方便取食自然流进的有机漂流物。幼虫头胸部骨质化,胸足发达,不具腹足但腹末端有一对臀足,其上具强臀钩。幼虫成熟化蛹,蛹室建于水中,要羽化时,预成虫会用上颚咬破蛹壁游到水面,再爬到石头或枝条破蛹羽化成虫。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