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资讯动态 > 正文
丹巴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9/9/11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丹巴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大保护、大建设、大治理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位居全省前列,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下饱肚子的立体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天蓝、水清、地绿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一是强力推进生态资源大保护,筑牢生态防线。该县坚持把资源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要求,逗硬落实“十六条”森林资源最严管控措施。近两年,共查处生态违法案件161起,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90名,罚款122万元,收回林地100余亩,没收崖柏500余吨,木材200余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同时,在全州率先统筹整合信息化手段开展生态执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县森林公安局被评为“全省先进党组织”“全国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该县坚持预防为要,全面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分片包干、县乡村三级联动的防火机制,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全面落实专兼职队伍建设要求,落实森林草原专兼职管护人员439人,累计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护草员2433名。累计投入资金930余万元,完成了应急灭火大队营房和物资储备库建设,配足防火物资,购置应急车辆13台,组建专业应急灭火大队100名,组建群众义务扑火队5820余人。形成了人人都是防火员的良好氛围,连续15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人为森林草原火灾,2019年初,该县被评为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优秀单位。
二是强力推进生态工程大建设,夯实生态根基。该县坚持把实施生态工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之举,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9.9亿元,大力实施各类生态工程建设。投入1.5亿元,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县九大行动和生态产业发展,完成森林抚育6.72万亩、人工造林1.1万亩、干旱半干旱治理4.9万亩、庭院节点绿化1.73万亩、道路绿化75公里和城区绿化。改建花椒、核桃3.6万亩,新建花椒3.3万亩、中藏药0.4万亩、蔬菜1.9万亩、木耳3万棒、羊肚菌0.48万亩、畜禽养殖18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29%,山植树、路种花和生态产业已显现成效,在推动脱贫奔康和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投入4.6亿元,实施地质灾害和山洪沟治理工程92处。投入3.8亿元,实施堤防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23处。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骨干水利嘉绒水利工程,新增灌面2.7万亩。县域水土流失有效减少,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建成省、州、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森林小镇2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9处,正在创建省级森林公园2个。
三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大治理,提升生态质量。该县坚持把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强化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和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去年以来,我县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层层压实县、乡、村三级河(段)长工作责任,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河湖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捕捞、养殖、采砂、采矿、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设立53个河长公示牌,按照 “一村一员”要求,选聘基层巡河员185名。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地表水质监测全覆盖,饮用水质和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完成全县土壤污染防治位置遥感核实工作,严控新增土壤污染,扎实开展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改革、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化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强化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完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大重点企业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监督力度,农村土壤监测全面达到国家环境质量要求。
下一步,丹巴县将全面落实六大战略总体部署,加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工作中,奋力作出丹巴贡献!
 
 
(丹巴县委中心报道组  罗教卫)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