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污染治理 > 资讯动态 > 正文
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全力建设幸福美丽新苍溪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9/9/10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近年来,苍溪县通过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夯实生态产业基础、着力生态管控等措施,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全力建设幸福美丽新苍溪,农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城乡环境“旧貌”换“新颜”。
生态治理打造宜居环境。一是聚焦人居环境改善。以“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为抓手,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在全县65个行政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建成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67座,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模式基本形成,受益人口达25万。建成污水处理厂13个、污水管网4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3万吨/日,彻底解决了重点流域沿河乡镇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30个,打造川北生态农居12890户,石门乡文家角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二是聚焦面源污染防治。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等六项治理,重点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在全市率先完成禁养区内103家畜禽养殖场户的关停整治;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10个,创建生态示范养殖场200个,全县146家规模化养殖场均配建了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9.8%。三是聚焦生态细胞创建。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县创建,成功创建成全市首个省级生态县和省级环保模范县,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三级联创”作为创建模式在全省推广。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21个、生态村264个,生态小康新村面达80%以上。
生态产业助推绿色发展。一是发展绿色产业。全面规划打造红心猕猴桃、中药材、经济林木、生态鱼养殖、优良粮油等8个产业示范带,发展经济生态林木8万余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0万亩,重点推出绿色有机品牌18个。累计建成18个万亩特色产业园,带动农户建成“户办庭园”10万余个,促进农户户均增收3400余元。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雪梨创建成中国驰名商标。二是培育新型主体。引进和培育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7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农民专合社450家,流转土地6.52万亩;建成红心猕猴桃加工及冷链特流园、新开发猕猴桃精深加工等绿色农产品加工项目32种,在坚持生态环保同时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做大休闲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的促进作用,创新“农、旅、医、养、疗”互动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建成乡村旅游休闲体验农庄187家。推进寻乐书岩农旅融合园、老鸱山药博园建设,建成红心猕猴桃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成功举办13届苍溪梨花节和3届红心猕猴桃采摘节,带动附近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生态管控保障乡村振兴。一是铁腕执法。强力开展“利剑斩污行动”,对查处的环境违法案件一律公开曝光、一律顶格处罚、一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县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3件,适用《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20件。二是严格准入。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准入有关规定,将“三单一线”硬约束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及违背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坚决不批,先后否决项目15个,从源头上了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发生。三是强化宣传。以“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建设幸福美好新苍溪”为主题,组织开展环保知识进贫困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进家庭活动,邀请专家举办环保法律法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把环保知识普及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工作中,有力提高了城乡群众的环保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