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资讯动态 > 正文
绿染山川锦绣来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9/10/12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2019年2月12日,一张卫星图片让整个世界为中国扮绿地球的努力竖起了大拇指。
美国航天局为地球拍摄的卫星图片显示:过去近20年里,全球绿叶面积增加了5%。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首。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不到9%,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2%,再到如今的22.96%,70年来,我国逐步成为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而绿漫大地之后,是江河安澜、林茂粮丰;是身心两安、生活富足……回望70年,中国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康庄大道之上,走向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的未来——
绿色印记改变的不只是山水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里沟壑纵横、黄沙漫天,一个个连绵的塬上甚至寸草不生。
然而,走进现在的延安,放眼望去却是绿意盎然、满目苍翠。
延安,70年,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不足10%恢复到现在的46.3%,林草植被覆盖度达到87.8%;年入黄河泥沙量由20世纪末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已成历史。
距离延安东北方1000多公里外的塞罕坝林场,拥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但60年前,这里却是一片“尘沙飞舞烂石滚,无林无草无牛羊”的景象。凭借着三代人接续几十年的持续培育,百万亩波澜壮阔、郁郁葱葱的人造森林如今牢牢扼守住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提高到80%,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它们的变化正是70年中国林草建设的缩影。
从1978年三北工程的实施到1979开始设立植树节;从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国家级工程的上马,到如今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不断推进,森林质量提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热情高涨……几十年的努力已让超过3/5的国土披上了绿装。
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164.3亿人次参与其中。这项被誉为“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声势最浩大”的群众性运动在给山川增绿的同时,更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绿色种子。
中华大地上“底色”的改变,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整体变化。土地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监测显示,近10年来青海三江源区水资源总量增加80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560个西湖的蓄水量;河南省花园口水文站,黄河含沙量2016年比2000年减少了90%;还有许多地方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钱豹等重新出现……这些都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民而言,来自周边的变化更为明显———
“如今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抬眼就能望到绿色。”
“周边公园越来越多,不仅鸟儿多了,四季景色也丰富多彩起来。”
有人如此评价生态环境变好之后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多大的生态环境容量,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就允许有多快的发展速度,多持久的发展潜力。”
走过70年的中国,在人与自然重归于好的道路上准备好了……
点绿成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现在提起湖南张家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3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国营小林场。
1982年9月25日,国务院在这里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从此,它的独特风光逐渐被世人所知,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数据显示,70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从无到有,实现了“从林业附属工作,向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大事业”的华丽转变,成为了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林业支柱产业。
仅2017年,我国森林旅游游客量就达到近14亿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都体验过一次森林旅游。
“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这样的故事70年来越来越多地在全国各地上演。
浙江安吉,这里是“两山论”的诞生地。如今全县100多个农业园区已变成景区,农产品成为了时尚礼品。尤其是安吉白茶,年产值达20多亿元;竹产量占全国1.8%,而衍生出的总产值占全国竹产业的20%,达150亿元。
10月中旬,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将在安徽省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举办。届时将有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日本、荷兰、以色列等10个国家的1000多家种苗花卉生产商、经营企业参展。
可别小瞧一个小小的种苗花卉产业,我国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木生产基地和最旺盛的苗木花卉消费市场。统计显示,全国约有40万家林草种苗花卉企业,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全国苗木花卉生产面积达200多万公顷,年产值近4500亿元。
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山区,绿色更为当地引来了“凤凰”。例如,黔桂九万大山地区19个县,2001-2015年的15年间,森林覆盖率由59%增加到69.4%,初步形成了以经济林为龙头驱动的主导产业基本格局,GDP由115亿元增加到729亿元。
从卖矿石、卖木材到卖风景,靠树叶子、野果子赚票子……70年的变迁,在周边环境越来越美的同时,更加证明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森林旅游康养等,种下的常青树变成了“摇钱树”,一系列生态要素成为百姓致富的“聚宝盆”。
“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生态治理
环境绿了、美了,人民富了、笑了,70年的生态建设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追求“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践行着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成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中国不仅是最早通过立法程序认定《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的国家之一。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中国作用,认为中国对《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中国不断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实现所有自主贡献目标,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落实。
除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17年8月,联合国未来委员会颁发“未来政策奖”,中国防沙治沙法被授予银奖。这项被国际社会称为“政策界的奥斯卡奖”,主要表彰中国等几个国家在防治荒漠化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对世界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的话语,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近日,来自厄瓜多尔的23名从事农业、林业等领域的工程师刚结束了在中国为期30天的竹子加工技术培训。他们将带着一系列从中国学到的竹藤产业发展经验和技术,回到家乡推动当地竹藤产业发展。
这是国际竹藤组织(INBAR)建立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在生态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写照。作为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独立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20多年,INBAR已经向亚非拉其他成员国推广了很多宝贵经验和先进技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缓解贫困发挥着积极作用。
回望70年,从制度到实践,从模式到技术,以荒漠化治理为代表一系列“中国智慧”“中国经验”,正跨越地域,为中东、蒙古、澳大利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福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所说,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