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 生态科技 > 正文
四川林业15项科技创新成果获2017年省政府表彰奖励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8/6/1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5月30日,省委、省政府在成都举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四川省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本次表彰,省政府共向全省科研成果授予3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93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57项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由省林业厅牵头的林业专业组共向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推荐参评成果44项,15项成果获得授奖通过,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2017年获得授奖的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了进一步提升。
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究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与种群复壮技术》成果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励一等奖。该成果经过长达16年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影响大熊猫觅食板块决定的老笋密度假说;发现大熊猫与同域分布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割为同域共存机制;丰富并发展了优化觅食对策理论;首次从食物资源与繁殖资源角度发现影响野生大熊猫种群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并提出阐释野生大熊猫偏雌扩散现象的食物竞争假说;揭示了野生大熊猫种群生存的最小栖息地面积需求;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出版著作3部;多项研究成果被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在大熊猫保护中采纳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社会效应。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加大林业科技创新力度,近年来,林业厅加快推动政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力度,分别与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签定创新驱动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搭建6个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宽了林业科研创新的主体形式,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业创新体系,探索了不同创新主体在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为补充完善的创新合作机制和平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的参评成果,涵盖了桢楠遗传资源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鹅掌楸良种选育及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示范等主要珍稀树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涵盖了核桃、油橄榄等主要木本油料树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涵盖了林用无公害生物制剂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生物制剂技术,涵盖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四川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川南退耕还林模式效益评价、筛选与产业化研究等涉及社会民生的重要成果,其中部分成果经过10余年的持续研究,在林业生产中已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