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热点聚焦 > 正文
推进绿色发展 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7/7/10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动力,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如何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围绕这一热点话题,本期“5人谈”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国企负责人,畅谈他们的认识和行动。
省环保厅厅长 于会文
2017年,将把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打好蓝天保卫战,就要紧紧围绕“一号工程”集中全力攻坚,尽最大努力让2017年全省蓝天数多于去年、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持续污染时长短于去年。
省林业厅厅长 尧斯丹
在大规模绿化全川中,注重打破城乡界限、行政区划限制,推动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根据规划,将在2020年前打造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郭春英
将以“六大绿色行动”为载体,以“七大重点工程”为抓手,扎实抓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耗分别比2015年下降12%、10%、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 石玉东
大胆探索“川电走出去”战略,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向南向西通过云南、贵州、西藏将电网向国外延伸,探索与周边国家乃至南亚、中亚等更大范围实现电网互联、电力互供,架起四川清洁能源外送的“电力丝路”。
攀枝花市米易县委书记 王飚
米易县是攀枝花的“迎宾厅”和“后花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擦亮“阳光、激情、活力、生态”名片。以“绿”促“富”让米易尝到甜头,2016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4亿元。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
以环境质量的切实改善
助推绿色发展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未来,四川将如何确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7月5日,记者对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请他谈谈如何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切实改善我省环境质量。
记者:作为环保工作主线,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将如何着手?
于会文:2017年,我们将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打好蓝天保卫战,就要紧紧围绕“一号工程”,集中全力攻坚,尽最大努力让2017年全省蓝天数多于去年、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持续污染时长短于去年,特别是成都空气质量要有明显改善,在已有5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再增加2个达标城市。
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从污染最重的沱江、岷江流域入手,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歼灭战,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和达标行动也很关键,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实现水质断面达标率高于去年,劣五类水体比率低于去年,确保成都市及3至5个条件较好市(州)主城区年底前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打好净土保卫战,要紧紧围绕“摸清底数”“分类管控”“治理修复”三大重点,尽最大努力保持土壤环境总体稳定,为人民群众吃上干净放心的食品提供“环境保障”。
记者:打好“三大战役”,应关注哪些重点区域?
于会文:大气的重点区域就是成都平原,从监测、监察到执法都要全方位加强,用天保月,用月保年,实现每天环境质量都在严格监控之下,从而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具体来说,将进一步强化成都及周边、川南、川东北三大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特别是要做好成都平原地区8市的联防联控联治。水的重点区域是沱江和岷江两条流域,以及成都市主城区内的黑臭水体。
记者:要实现环境质量切实改善,接下来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于会文:着眼长远,要坚持用环保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创新扶持光能利用、生物降解、电动汽车等一批环保产业和产品;加快建设生态监测网络;科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
当然,还要深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倡导少开一天车、少产生一点垃圾、多节约一滴水、多一天绿色出行。同时,加快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通过12369热线举报身边环境违法行为。
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
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
农户“得票子”山上才能“长叶子”
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夯实全省发展绿色本底,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又该如何破解?近日,记者就此对话了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
记者:与以往的国土绿化相比,大规模绿化全川有哪些不同?
尧斯丹:历次国土绿化都是消灭荒山荒坡增加绿色,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规模绿化全川更有针对性。针对性体现在城乡一体绿化,体现在注重改善人居环境。
过去,城乡绿化布局不均衡,生态供给不平衡。而在大规模绿化全川中,我们更注重打破城乡界限、行政区划限制,推动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根据规划,将在2020年前打造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城市内部,实施绿线管控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生态供给;城市周边,推动荒山荒坡荒地绿化,打造环城公园绿地带;城市之间,借助道路水系等绿化,打通生态联系。
记者:如何管护这些绿化成果?
尧斯丹:简单来说,就是公益部分政府管、其余部分由民间和市场造林主体管。
首先是民间和市场造林。大规模绿化全川,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去行政化”。不搞一夜成林、突击造林外,就要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集体林确权颁证、非林地上造林颁发“经济林木(果)权证”,推行“谁造林、谁所有、谁管护”。
政府层面,从去年开始,四川启动从贫困户中遴选生态护林员试点。这个岗位的设置,不仅解决了管护的问题,还能有效带动脱贫。
记者:在生态建设中,提及“脱贫”意味着什么,又将怎么做?
尧斯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四川更具体。数据显示,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大片区”范围内,现有森林面积1.91亿亩,自然湿地2237万亩,均超过全省总量的一半。所以,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农户的“绿色银行”。毕竟,让农户“得票子”,山上才能“长叶子”。
今年,四川将在四方面发力。首先,扩大生态护林员政策成效。今年,四川再新增生态护林员岗位5000个,总数将达到3.6万个。其次,抓好林业政策补助资金兑现。再者,创新林业生态建设机制,鼓励和引导贫困户抱团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最后,抓好林业生态资源利用,带动周边农民共享生态旅游发展成果。
示范引领带头节能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郭春英:
公共机构要做节能“领跑者”
今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之际,我省向广大公共机构和干部职工发出了《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倡议书。而公共机构节能又该如何发力?记者就此对话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郭春英。
记者:我省公共机构用能情况在全省处于什么水平,如何认识其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郭春英:公共机构能耗在全社会能耗总量中占比不高,我省仅为4%左右,但公共机构带头节能,对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能氛围,具有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公务人员良好的节能习惯,有很强的“政风带民风”效应。据统计,四川共有6万多家公共机构,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每个公职人员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尤其是校园“大手牵小手”的辐射效应突出。
记者:实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的美丽蓝图,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有哪些新谋划?
郭春英: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经国家考评,我省“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名列全国前茅。
特别是近年来,省政府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纳入对省直部门和市(州)政府目标绩效考核范畴,出台了《四川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决定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绿色办公行动、绿色出行行动、绿色食堂行动、绿色信息行动、绿色文化行动等“六大绿色行动”为载体,以实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程、可再生能源推广工程、节地节水工程、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能源计量统计完备工程、能效提升工程、能效“领跑者”创建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为抓手,扎实抓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耗分别比2015年下降12%、10%、15%。
记者:现阶段,我省公共机构节能潜力主要在技术节能领域,但面临技改资金缺口,将如何创新突破?
郭春英:当前,全省各级公共机构践行低碳节能的热情很高,但节能资金紧缺,筹资渠道单一,导致一些节能技改项目难以落地,用能总量下降难度较大。为此,我们尝试采取市场化方式实施节能改造,成都、南充等地的部分公共机构,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这种财政零投入、少投入,并与节能服务机构分享节能效益的方式值得推广。
绿色发展能源先行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石玉东:
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绿色发展,能源先行。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大省,四川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上大有可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石玉东认为,四川亟须推进能源的绿色转型,探索既节约资源又环境友好的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实施“气化全川、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四川电网将怎样贯彻落实这一精神?
石玉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升清洁能源产业、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以及我省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全省电力工业企业必须持续深化“三个一”电力格局构建,坚持电源侧“一盘棋”、电网侧“一张网”、需求侧“一同价”,更好地服务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建设。
记者:具体怎么推进?石玉东:向内看,要引导电源合理安排开发时序。严格执行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科学统筹水电、新能源、天然气发电等各类电源建设发展时序和规模。把握全国煤电去产能机遇,集中力量消纳现有过剩发电产能。深入挖掘“电能替代”市场潜力,力争“十三五”累计替代电量达到240亿千瓦时,电力在全省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36%。
向外看,要推动四川电网广泛互联。500千伏川渝第三通道已于6月底建成投运,接下来要加快推进盐源—江西等在川特高压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建设;远期需要尽快明确四川电网目标网架,积极推动四川特高压交流电网发展,不断加强与周边省份互济共享。呼吁建立完善四川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的政策保障机制。
记者: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四川电网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石玉东:要大胆探索“川电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无电人口超过10亿人,年用电量需求高达3万亿千瓦时,电力市场潜力巨大。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向南向西通过云南、贵州、西藏将电网向国外延伸,探索与周边国家乃至南亚、中亚等更大范围实现电网互联、电力互供,架起四川清洁能源外送的“电力丝路”。
建设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
攀枝花市米易县委书记王飚:
以“绿”促“富”建设花园城
近年来,米易县以“公园城市、花园县城”为发展定位,获得省级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2.8%。记者对话米易县委书记王飚,请他为建设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支招。
记者:作为县委书记,你如何理解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王飚:从地理位置看,米易县是攀枝花的“迎宾厅”和“后花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持续擦亮米易县“阳光、激情、活力、生态”的名片。从产业发展看,全县整体经济以矿山为主,面临转型,绿色既是方向又是要求。我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以城市为中心、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的康养旅游业,都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以“绿”促“富”,让米易县尝到甜头。2016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4亿元,林业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贡献了2597元,贡献率为18.9%,林业产业已逐步成为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记者:做活“绿文章”,米易县怎样构建起适应绿色发展的城乡体系?
王飚:米易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六度”自然禀赋:温度、湿度、海拔度、优产度、洁净度、和谐度。以此为依托,在城市,参照5A级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方式,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精细化管理县城;在农村,持续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开展了生态修复和植绿惠民行动。
记者:请具体描述一下米易特色的“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王飚: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阳光时尚花园城、康养度假目的地”,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等产业,将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联系起来。在县城,持续推进新区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强绿色景观打造,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居在园中、行在绿中”的美丽画卷;在乡村,建成多个幸福美丽新村和旅游新村,形成了多个特色景观带和旅游线路。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实际出发的发展原则。许多农民在乡村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蔬菜、水果、烤烟等产业,我们不强行将他们“剥离”到城市,而是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帮助。同时,还把脱贫攻坚和建设“四好村”结合起来,坚持教育优先和产业扶持,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