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诗歌散文 > 正文
给力民俗风  唱响三月三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5-4-20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农历三月三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这天人们都到江水边洗掉身上的污垢,消灾除邪等。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其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给人们带来许多快乐。让人感到生机盎然耳目一新。2013年12月16日,广西区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该区农历“三月三 ”放假的建议。自此,农历三月三正式确定为该区的民族传统节日,
“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关于三月三的传说,一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每年从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二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三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生于上古轩辕之世。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三月三在历史传说中还是黄帝出生的日子,春秋时代的历史典籍中就有三月三登具茨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渐成规制,绵延至今。
“冶游风景似江南,佳节欣逢三月三。千队红妆万枝桨,桃花春水白鹅潭”。庆祝三月三,各民族各有精彩,让我们带你走进少数民族三月三,体验民族风情,熏染文化气息,感受民俗传统,共享民族文化大餐。
三月三,春天来,杏花桃花开满山;谷雨前,清明后,满山遍野走一走;春风吹,春花飞,草长莺飞惹人醉;走一走,游一游。壮族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三月歌圩,是传统歌节。关于歌圩节的来历,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也有人说,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某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其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三月三歌墟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对象以歌对答,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所唱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唱。在歌圩中,还有抛绣球作为定亲信约的,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所以,它又是恋爱中青年传达情意的场合。三月三,整个山乡都沉浸于节日的气氛中。歌圩的经典的传统活动有精彩激烈的斗狗、斗鸡、斗鸟、斗牛比赛,龙争虎斗的武术散打擂台赛,妙趣横生的花样跳绳比赛,其乐无穷的板鞋比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目前,三月三歌节是一台台精彩纷呈的节目伴随着一场场商品交易会,演绎着壮乡人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精彩画卷。展示了壮族民间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独具魅力文化底蕴。可谓美在壮乡,美在三月三。是展示壮族文化的“盛宴”, 激情飞扬的原生态山歌、婀娜曼妙的舞姿、飘香四溢的五色糯米饭、浪漫多情的绣球、精彩纷呈的民族体育竞技……,让人惊喜,让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三月三是报京侗族的一个民俗节庆,大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关三月三侗族节日的来历,传说很多。后人统一为播种节、花炮节、中国式传统情人节等。花炮又被称为东方橄榄球,寓意吉祥如意、幸福丰收。是侗族每年最重要的节日。是展示侗族传统文化,购买农具、种子,准备一年生产的日子。三月三这天,侗族同胞脸上满是喜悦之情。庄严的祭祀仪式结束,便开始令人紧张而快乐的“抢花炮”。花炮是直径五厘米的小铁圈,用红绸缠绕,再放到炮架上,炮架发射装置装有火药,开赛时点燃,将铁圈冲向天空,落地时人们奋力争夺,“抢花炮”由此得名。如今的三月三节已成侗族村寨人请客会友,广交亲朋,相爱定情,经商贸易的综合性节日。
黎族的三月三 也叫情人节。据称上古洪水时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决定分头寻找伴侣,相约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在脸上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于是在三月三日,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纺纱织布,生儿育女,开荒种田,挖塘养鱼,为黎族人民繁衍后代。因此,黎族三月三又叫爱情日、谈爱日,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表达对爱情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每到三月三这天,黎族人民都会身着节日盛装,挑着山兰米酒,带上竹筒香饭,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会,对歌、跳舞、吹奏乐器来欢庆佳节。清香的竹筒饭、醇美的山兰酒、漂亮的黎锦等黎族特色让游客们赞不绝口,更有手工精致的花灯将三月三会场街道装扮得绚丽华美,各村寨的花车载满黎族人民的希望与祝福缓缓游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用树叶吹奏黎族歌曲,薄薄一片树叶在黎族人民手中奏出美妙乐章,传递美好祝福。
三月三,蛇上山,螃蟹起串串。其他如布依、畲、瑶、黎、苗、土家等民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三月三是布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古时称为“地蚕会”,适逢冬去春来、春耕播种时节,村里的男女老少带着家炒的玉米花,一同到田间地头踏青,吃玉米花、唱山歌。这也象征着把田里的害虫都吃掉,期盼当年获得丰收。后来,又演变为布依族的情人节,青年男女同来到山坡上对唱情歌。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也是男男女女出游踏青的日子。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据悉,畲族的“乌饭节”源于一名畲族将军带领畲民起义,反抗唐统治者的一场斗争。而乌饭是用一种叫“乌稔子””的野果的汁液,把糯米饭染黑制成。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 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瑶族的三月三,又叫“干巴节”。相传在很久以前,野兽经常出入瑶族村寨伤人、损坏庄稼,为了保卫家园,寨子的民族英雄盘古率勇士上山狩猎、捕杀猛兽,盘古不幸被羚羊用角顶破腹部而当场死亡。那天正是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了纪念民族英雄盘古,瑶族人民把每年的三月初三日定为纪念盘古的日子。现在,瑶族同胞们虽然不再上山狩猎捕兽,但每到过三月三时,他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休息一天,妇女们做针线活,男人们读经书或者搞其它娱乐活动,而姑娘小伙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山坡上树林里对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每年的三月三,正当山花烂漫、红棉争艳、槟榔飘香的时候,黎族男女便会穿上盛装,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和粽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集会点祭祀始祖。当夜幕降临,山风送爽时,上年纪者聚饮叙旧,而青年男女们就成群结队相会对歌,表达爱情。天将破晓时,才依依惜别,相约明年三月三再相会。三月三是苗族人民纪念先祖的传统节日。在远古时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邓、盘、李、赵、蒋)远渡重洋来到海南岛。他们在过海途中约定到岸后,各走一方、各自为生,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后来,遵照祖先的嘱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团聚在一起,以纪念自己的祖先。土家族“三月三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有一种习俗,叫“三月三,蛇出山,蒿子粑粑扎蛇眼”。就是农历三月初三日,家家户户做蒿子粑粑吃。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春光烂漫好时节,远足踏青正当时。看百花争妍,听清泉淙淙,展活动筋骨,舒紧张神经,吸新鲜空气,赏初春盛景。三月初三去踏青,让春光为你明媚,春色为你迷离,平安为你开道,好运为你指引,悠闲与你相伴,惬意与你同行,快乐与你拥抱,幸福将你包围!
又是一年春好日,阳光明媚三月三;春光融融春意农,春色慢慢春灿烂。三月的祝福,让你的生活美满。谨祝你三月三快乐!(陈莹峰)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