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 造林绿化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促进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2/12/21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陈莹峰
 
摘要: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明确思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民为本,夯实基础;关注民意,保障民生;拓宽渠道,优化环境,加快特色产业开发、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提高效益;改革机制,规范扶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强化扶贫管理力度,把握原则和加强领导。  
关键词:十八大  转变方式   贫困地区   科学发展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胡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些英明论断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总结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阐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可见,十八大报告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无疑地为贫困地区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一、贫困地区的现状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十八大指出: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和扶贫开发项目以来,贫困地区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喝水问题,告别了大面积绝对贫困,贫困程度和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但由于自然的、历史的诸多原因,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比重大等现状仍然没有改变。
一是经济结构失当。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制度不够合理,而且,贫困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矛盾,政府推动型扶贫的局限性和问题日益显现,特殊贫困地区矛盾突出,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具体地说,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交通闭塞、观念落后等多方面的“瓶颈”制约,发展观念落后。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外商外资引进难,产品商品流通难,人民群众出行难,经济社会发展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经历多次自然灾害的侵袭,加上管理体制、经费投入等多方面的原因,也是破旧不堪,已经不能适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此外是资金短缺,地方财政收入低。财政支出压力很大,保工资、保运转尚且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受到极大限制。
针对以上种种矛盾和问题,中央及时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贫困地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举措,为新阶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反映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体现经济发展规 律的客观要求;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毫无疑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体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所以,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十八大提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贫困地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务之急重在抓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节能减排,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突破口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缓解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发展政策,调整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实现十八大提出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美丽中国”。
1、深刻认识,明确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贫困地区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快发展。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沿边、山区、民族三大优势,加大力度,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树立“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观念,加大区域开发力度,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基本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以稳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努力创造稳定的收入来源,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2、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聚居区、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干旱及沙漠边缘,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等,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确定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坚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重新认识贫困地区的县情、乡情,挖掘、发挥特色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寻求发展出路,分区规划,整合力量,集中合力攻坚,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要立足实际,努力调优一产。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下决心调整结构,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统筹发展配套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3、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一是以人为本,夯实基础。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的目标由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升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推进科学发展,要把贫困地区群众最急需、最迫切、最关注的问题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根本性的措施来抓。坚持不懈地搞好基本农田、小型水利、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能源、村容村貌整治、小流域治理等建设,夯实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基本功”。
二是关注民意,保障民生。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 (托尔斯泰)。要高度重视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特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解决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城市廉租住房、新农村重点建设村、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居工程等工作。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化,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规划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就业和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吸纳特困群众进入城镇生活。
4、拓宽渠道,优化环境
要认真分析面临的问题,深入挖掘潜在的优势,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破除思想障碍,改善基础设施,挖掘优势资源,破解资金难题,扩大融资渠道,保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建设需要。一是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实行区域规划,加大扶持力度。要特别重视贫困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加快特色产业的开发,变特色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和培训资源,搞好培训,提高劳动力输出水平和劳动者的收益。二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环境优先,坚定不移地走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加大污染综合防治力度,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大搞植树造林,加快环境绿化,努力增加碳汇、发展低碳经济,继续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从制度和理念上促进贫困地区自觉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5、科技创新,提高效益
一是技术创新。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和技能,为新农村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一代新型农民。要把科技推广应用贯穿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发的各个环节,根据贫困地区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重点技术,实行组装配套、集成推广,办好示范点、示范园区,加大培训力度,加大推广力度,提高经济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项目的效益和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人才强地。十八大指出,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科技强地、人才强地实质是自主创新强地。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要靠创新,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也要靠创新。要认真实施建设“创新型贫困地区”行动计划,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加快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加快建立以资源为依托、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符合区情的区域创新体系。特别要进一步明确重点、深化改革、集中财力、聚集人才。
6、改革机制,规范扶贫
要切实按照十八大“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要求。
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财政、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和农场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垦改革。建立健全综合配套的交通、通讯、电力网络;建立健全功能完善、通关便利、商品集散快捷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提供充足的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的能源保障;加快建立以两种资源为依托、两个市场为导向、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保障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确保民族团结、城乡安宁。要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实做细,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企业和项目上。
二是强化扶贫管理力度。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优化扶贫制度安排,加大农村组织化扶贫的力度,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观念,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为主攻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政府专业化扶贫机构的独立性,调整财政扶贫资金结构。
内蒙古兴安盟的做法可归纳为“六抓”,即抓产业,大力夯实群众脱贫的物质基础;抓培训,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抓输出,努力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抓流转,持续推动土地资源的规模经营;抓管理,真正形成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抓党建,充分发挥村级班子的带动作用,值得推广。
7、把握原则,加强领导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高效率、少走弯路,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喊空口号、搞浮夸风;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领导、关键在各级干部。各级各部门要从制度安排入手,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调结构、转方式上下更大功夫,在增加财政收入、不断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功夫,在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一个新台阶。
 
三、启示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是同心协力,科学谋划。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科学的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支撑。
二是调整结构,与时俱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按照市场规律,拓展社会资源,适时调整工作重心,扎实推进。
三是开发为主,自强不息。始终坚持开发式发展不动摇,增强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更是贫困地区产业化取得成效的关键。
十八大指出: “时代发展无止境、认识真理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贫困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各级干部群众只有认真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和地方部署,把30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起来,加大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就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预期目标,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就有希望。
 
作者简介:陈莹峰(1965- ),男,广西巴马人, 中共巴马县委党校讲师, 巴马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成员,巴马县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成员,巴马县“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活动办公室成员,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管理。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