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品茶 > 正文
令人大开眼界的盐边风味茶——盐边风情画之笮茶八味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1-3-15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盐边地处茶马古道的中段,南来北往的马帮长年累月地聚集于盐边,使盐边人有幸接触各民族的饮茶习俗,稀奇古怪的吃茶方式,在盐边随处可见。
老盐边人对饮茶有特别的爱好。起床第一事,不是装锅烟,而是找茶罐──一粗制的小陶茶罐,在火塘边慢慢煨煮,待茶香溢满房间,则慢慢品饮,谓之吃早茶。老盐边时期,城市乡镇的土特产市场上,土陶茶罐总是畅销产品。为什么?因为在盐边,无论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有吃茶的传统。不仅日常生活离不开,就是婚丧嫁娶,款待宾客,一杯茶胜过一袋烟。办喜事不叫吃酒,而叫吃茶,祭祀不用酒水,而用茶水。馈赠礼品,砖茶砣茶必不可少。以茶代饭,以茶代药,以茶代酒,以茶代烟,盐边各族人民以他们对茶叶的情有独钟,孕育了沁人心脾的茶文化。
盐边人喜欢茶,会品茶,将它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饮品。这个传统的形成,与盐边地处西南茶马古道的特殊位置有密切关系。
川滇两省是中国茶叶的原产地。陆羽《茶经》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又说:“茶之为饮,始于神龙氏。”但神龙氏饮茶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渴提神,而是为了解毒治病:“神龙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龙本草经》)
纵观我国人民的饮茶史,如果从神龙算起,迄今已逾数千年。茶叶作为一种生活日用品,它的功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药用阶段,即上面说的“神龙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茶叶的药用功能阶段。第二阶段为食用阶段。随着人们对茶叶性能的加深认识和茶叶种类的增多,人们发现将茶叶与其它食品掺合在一起,制成的食品既能作为食品食用,又风味独特,解毒提神的功能也在其中,于是茶叶就被许多民族的人民当作了食品。汉族人的“饮茶”,当然也就变成了民族同胞的“吃茶”了。这个习俗,汉族生活圈已经绝迹,但西南、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却还保有这个习俗。如蒙古人的奶茶,藏族人的酥油茶,都是这种吃茶习俗的继承。那么盐边呢?还有没有这种吃茶的习惯?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发现盐边人不仅有吃茶的习惯,而且习惯还很独特。
第三阶段就是今天的饮茶了。茶文化的进步,就表现在它经历了药用、食用之后,其功能主要侧重在饮用上,使饮茶脱离了“喝茶”、“吃茶”的初级阶段,而提升为“饮茶”、“品茶”的高尚状态,使茶叶从生活日用品提升为人文艺术品,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更有甚者,茶叶的品味,茶具的讲究,茶坊的清静,茶道的典雅,已经成为品茶者显示身份和品位的奢侈品。富贵者看酒品、烟品,清雅者看文品、茶品,世风如此,殊为感叹!
然而盐边的老百姓似乎不为时尚所动,他们墨守成规,继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老茶道。致使笮山若水之间,飘逸清新茶香,弥漫浓郁茶情。可以这样说,如果人们还想领略一番茶马古道的正宗饮食风气,品尝一番茶马古道先民们的煮茶手艺,那么现在值得为此而走一走的,在攀西地区,大概就只有盐边了。
前几年,我曾对盐边的民族文化进行过考察,当我深入到各民族乡镇的时候,一股洋溢着笮山清风,若水浓情的茶香扑面而来,种类之多,风味之奇,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在此,我姑且仿照“笮菜八绝”,来展示一下“笮茶八味”吧。
第一味:彝家罐罐茶
我们知道,彝族同胞嗜酒如命,且酒量大得惊人,男女老少都能豪饮。越是大口大碗,越显英雄本色。除了节日饮匝酒是一种民族仪式外,他们平时喝酒都是大碗大口,或干脆抱瓶直喝,省得麻烦。在格萨拉,我们就曾领略过彝族同胞不用酒杯,人手一瓶的盛况,令人佩服不已。
与喝酒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彝族同胞喝茶的方式和风格,比汉人还秀气。小杯小口,细斟慢酌,令见之者不得其解。
这就是盐边彝人爱饮的罐罐茶。彝族人家都有火塘,锅庄上吊一大铜壶或鼎锅,专门用来煮水。火塘边煨一小陶罐,这是专门用来煮茶的。先将茶叶放陶罐中,置火塘烘烤,待茶叶烘出焦香味时,从大壶中舀出热水,倒入小陶罐慢慢煮熬。
彝族人家的这种罐罐茶,在盐边非常普遍。它的特点是专选普洱砖茶,味苦色浓。加之茶叶量很大,煮的时间又长,所以茶汁的浓度特高,味道极苦且涩,因此即使是豪放勇猛如虎的彝族人,也只能小杯小口,慢慢饮来。
彝族人不畏烈酒,敢于大口猛喝,却敌不过酽茶,只能小杯慢酌,这种茶酒颠倒的饮食习惯,反映出彝族人独特的生活爱好。
第二味:傈僳油盐茶
盐边傈僳同胞,由于居住在高山,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他们的饮茶习惯也一如他们的生活习惯,简单而朴实。但单纯的清淡茶,他们也不喜欢。因此就因陋就简,煮油盐茶。
其制作过程是:先用陶茶罐烘烤茶叶,待茶叶透出香味时,再往罐里放少量油和盐继续烘烤。待到茶香、油香溢出时,倒入水煮,几分钟后即成,
傈僳同胞的这种油盐茶,油香,盐咸,茶醇,味道醇厚,颇能透出傈僳人俭朴无华的原始品性。
第三味:傣家竹筒茶
傣族同胞视茶为神物,祭祀时把茶叶当贡品。比如每年的七月二十三日,傣族村寨都要祭祀孔明。因为他们认为茶叶是孔明教会他们饮用的,所以尊孔明为茶神。这与云南地区普遍流行的诸葛传说有很大关系。盐边的傣族同胞中,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
盐边的傣族同胞,是明洪武年间为帮助政府平息月鲁帖木耳之乱,从云南景东远征而来的。景东坝子在明代是云南傣族人集中聚居的地区,傣家人的民族风情文化非常浓郁。傣族又是一个与水和竹关系密切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习俗,都带有绿水和翠竹的色彩。竹筒饭是傣家的风味饭,而竹筒茶则更是傣家人最喜欢的风味茶。
家里来了客人,傣家人会立刻钻进竹林,砍一年生的新鲜竹筒,打来新鲜泉水。先将自家采制的野山茶叶放入竹筒中,一层一层地叠放整齐,然后将竹筒放火上烘烤,不一会儿,竹筒口冒出丝丝的出水声,竹筒也由青转黄。这时候,火候掌握非常重要,只能将茶叶烤黄,不能烤焦。待到茶叶的香气从筒口冒出,便用砍刀将竹筒破开,取出热气腾腾的茶叶放碗中,最后用刚烧开的水冲入茶碗,一碗洋溢着傣家新竹新茶香味的竹筒茶就做好了。从原料到制作,眼见手为,都那么简朴而又清新,使人顿时感觉回归自然,烦腻消除。
盐边的傣族人由于受盐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不大做这种传统的竹筒茶了。他们转而爱饮甜茶。从前是加入蜂蜜,现在白糖便宜,就改用白糖。
第四味:白族米花茶
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已经成为白族风情文化的招牌,凡到苍山洱海旅游的中外游客,没有不喝的。其实三道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原料也非常普通。但由于给它注入了人文理念,就使它身价倍增,为大理赢得了非同凡响的声誉。
一道茶为苦茶。茶壶烧水,陶罐烤茶,当茶叶烤出焦香味时,取开水沏茶再盛入茶碗待客。一般由小伙子端茶盘,小姑娘捧茶盅,举盅齐眉,笑意盈盈。茶水色如琥珀,味道焦苦,谓之苦茶。寓人生之路,劈头就是一个“苦”字。
二道茶,是在煮茶的时候放入红糖,是为甜茶。寓人生之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三道茶,是在煮茶的时候放入蜂蜜、花椒、花生、核桃、米花,由于加进了甜辣辛香等辅料,所以味道丰富多彩。寓人生一辈子,酸甜苦辣,只有经过了千辛万苦,才能苦尽甘来,回味无穷。所以这最后一道茶叫回味茶。
盐边的白族同胞也喜欢做三道茶,但必须是贵客临门才做。通常情况下,他们只做比较简单的米花茶。
方法也很简单:先将茶叶放茶壶中煮熬成浓汁,然后加开水冲淡(白族人崇尚白色,口味一般偏淡,所以不喜欢喝酽茶),碗里放糯米做的米花糖,倒入茶水,待米花糖散开后再加入少许蜂蜜饮用。这种米花茶,米花的清香,蜂蜜的花香和茶叶的醇香交汇在一起,香甜可口,不燥不涩,是解暑热消口渴的好茶品。
第五味:马帮姜汤茶
中国的驿道,以其宽窄平陡的情况,分为几种。平坦的适于驾车,叫车驿道。水路适合驾船,叫舟驿道。川滇一带尽是高山峡谷,既不能行车,更不能行船,所以只能是人背马扛,几乎全是马驿道。中国古代驿道史上的马帮,几乎全在川滇黔藏地区。数千里驿道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数不清的马帮队伍,跋涉于崇山峻岭之中,生活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酒和茶就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巴蜀马帮大都走间道,白天顶风冒雨,晚上大都在野外支蓬露宿。为驱除一身的疲惫和寒湿,他们扎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煮茶,而且要煮姜汤茶。所用原料,也与汉人习惯的姜汤茶不同,他们以姜片为主料,同时辅以黄豆、芝麻和盐,装在陶罐中煮熬,既能暖身饱肚,又能驱寒疗疾。
据老马帮说,这种马帮最喜欢的姜汤茶,是从驿站的军士们那里学来的。驿站军士管这种茶叫岳飞茶。是岳飞当年带领兵士打仗,受伤兵士大都无药可治,就想出这么个办法来以茶代药。后人为了纪念岳飞的这个发明,就叫它岳飞茶。
常言道,“山间铃响马帮来”,当年行走在笮山若水的马帮队伍中,那叮叮当当的铃声中,有煮饭的铜锅声,恐怕也有煮茶的陶罐声吧?盐边老人说,不论是汉族人,还是少数民族同胞,都爱煮罐罐茶。只要有个头痛脑热,首先想到不是看医生,而是拿起罐罐煮姜茶。这个习惯,会不会是从过往的马帮那里学来的?
第六味:纳西龙虎茶
盐边的纳西人,也就是我们在本书中多次说到的么些人。他们本来是笮人中的主体,对笮地占有统治地位,这从盐源九所土司,么些就占七所可以看出当年势力的强大。但由于他们后来不断反叛政府,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死于战乱加大批逃亡,许多么些先民还被强行迁徙内地为奴服苦役,么些人在笮地的势力才衰微下来。到了清代,凉山乌蛮又大举西进,夺取了么些人的地盘,又迫使他们西迁丽江,于是么些文化的中心,也就由笮山若水西移到玉龙雪山。
纳西人与彝族人一样,也是崇拜老虎的民族,生活中有许多用品都以虎来命名。比如说耕田的铁犁头,纳西人叫它虎口,意为非常坚硬。香椿叫“罗傲”,意为虎菜。稻谷叫“罗彻”,意为虎谷。最奇特者,他们还管茶叶叫“罗帕”,意为虎叶。他们的风味茶取名为“龙虎斗茶”,就与这种虎崇拜有关。
用具也是一壶一罐一盅,与彝族的罐罐茶一样。先用壶煮开水,再用陶罐烘烤罗帕即茶叶。当茶叶发出焦香味时,放入开水继续煮熬。备一茶盅,装一点白酒。待茶水滚烫时,迅速倒入茶盅,茶与酒因温度和品质不同而嘣出啪啦声,谓之“龙虎斗”。考之过程,则酒为龙,茶为虎,龙虎于茶盅中狭路相逢,啪啦而斗。这道茶,有声有色还有味,显得风味十足。
现在盐边的纳西同胞吃茶习惯已被彝族同胞同化,他们也只习惯熬炼又苦又涩的酽茶。
第七味:摩梭炒油茶
盐边的摩梭人大都聚居在岩门虎鼻村,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偏僻山村。
从盐边民族迁徙史来考察,虎鼻村的摩梭人应该是大笮么些人仅存在本土的种人。他们熬过了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异族势力的掠夺,坚持到新中国的成立,是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使他们终于避免了背井离乡的悲苦。因此,他们是笮都夷中最后守望本土的摩梭人。
盐边摩梭人的饮茶习惯与泸沽湖的摩梭人的饮茶习惯基本一样,但在熬制酥油茶的工艺和用料上略有一些变化。
藏族酥油茶用酥油,而盐边摩梭人则就地取材,用羊板油。锅中放入稻米和茶叶,生火翻炒。这一道环节与其它民族的烘烤不同,它是直接翻炒。待米和茶都炒出香味,就加入羊板油继续炒。羊油热化后,再加入苏麻和盐,最后加水稍煮一会儿即可。
很显然,他们的工艺已经大大简化,风味也自成一派。但盐边摩梭人喝茶待客的场面很热闹,他们会将煮茶的大锅摆在院子里,像彝族人煮坨坨肉一样,一大锅一大锅地煮,主人则不停地舀茶倒茶,让亲朋好友敞开肚皮喝够。
第八味:盐边油茶汤
考察发现,在盐边的茶文化系列中,除了国胜绿茶属于正统的传统茶道外,其它茶道,包括老盐边的汉族人的饮茶习惯在内,都属于西南地区的民族风味茶。彝族人的罐罐苦茶,傣家人的竹筒清茶,摩梭人的羊油炒茶,纳西人的龙虎斗茶,白族人的米花甜茶,傈僳人的油盐煮茶,马帮的姜片汤茶,还有苗族同胞的八宝香茶,汉族人的灵芝药茶,等等,它们的制作工艺都基本相似。其中一道主要工序,是离不开对茶叶进行烘烤,有的甚至直接锅炒,图的就是茶叶的焦香味。同时多数还要添加一些辅助香料。这表明盐边民族风味茶尚保留药饮和食饮的初期功能。以茶当药,以茶当汤,苗家人甚至以茶当饭。茶水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没有上升到纯粹饮品的地位。通过这些风味奇特的饮茶方式的考察研究,我们仿佛回到千百年前的西南夷地,感受到各民族同胞的祖先们对茶叶的依赖和钟爱,领略到茶马古道上叮当作响的驼铃和弥漫着茶香的篝火,历史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应该感谢盐边的各民族同胞,他们给我们保存了大笮文化中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使我们对盐边先民与茶马古道的密切关系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盐边的茶文化,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盐边人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近几年又荟萃各种民族风味茶的优点,创造了一种大受消费者欢迎的佐餐茶,很快风靡攀西,大有取代正统茶品而成为餐饮招牌的势头,这就是当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盐边油茶。现在,只要到盐边的餐馆就餐,或到盐边烧烤摊消闲,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白酒红酒,而是油茶。顾客们甚至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连油茶都不上,还叫盐边菜妈?不喝油茶,能吃烧烤吗?足见油茶在盐边餐饮中的地位有多奇特。
盐边油茶是茶,也是汤,是食品和饮品,汤品和茶品的结合。老百姓说,“早上喝碗油茶汤,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油茶汤,一天劳累全扫光;一天三碗油茶汤,鸡鸭鱼肉也不香。”
为什么油茶能有如此魅力,使消费者一碗一碗地乐而不疲呢?这主要得益于油茶丰富的香料和独特的工艺。
它的原料是:茶叶、大米、核桃、芝麻、食盐、羊油。
制作方法是:先将核桃切碎,芝麻擂面备用。用砂罐先将大米和茶叶烤炒,待茶叶和米颜色酥黄,发出焦香味时,加入羊油、水、盐和核桃粒、芝麻面,放微火上慢炖。注意:微火慢炖是保证油茶品质的关键。有的店家为了赶时间,采取急火猛煮的方式,油茶的品质肯定大打折扣,入口浮而燥热,很不舒服。检验店家是微火还是急火,只须看其汤色,白而凝脂的是正品,白中泛黄的是次品;尝其汤味,醇香浓厚的是正品,窜口而不沁心的是次品。
盐边油茶风味独特,香气扑鼻,据内行人说,关键是加入了盐边本地出产的火麻籽面,既醒脑提神,又消渴解酒,实为茶中神品。
盐边人喝油茶,讲究一喝四杯,寓四季平安,福禄寿喜。由于油茶在所有餐馆里都是免费饮品,所以大受顾客的欢迎,一喝到底,岂止四碗?有的人不喝它个四面威风,八面玲珑是绝不收口的。
盐边油茶属于哪个民族的专利?好像哪一个民族都不能独占,好像哪一个民族都有其影子。这正好说明它是多民族风味茶的融汇。它的茶具脱形于陶罐,原料综合于各家,制作方法则显然基于烤煮,有彝家味,有白族色,有傈僳器,有纳西艺,有苗家法,更有摩梭人的酥油香。总之,它融汇了牦牛种笮都夷人千百年来饮茶习俗的精粹,吸取了笮山若水的风物精华,形成了盐边油茶的独特风格,是笮山若水各民族茶文化的浓缩版。
怎么样?稀奇古怪吧?闻所未闻吧?这就是我们的盐边,不仅盐边菜风格独具,盐边茶也不输伯仲,而且更显原始古朴。如果我们给远方的客人们端出上述八道茶,恐怕客人们会目瞪口呆,惊呼大开眼界,远赛大理“三道茶”吧。
 
 
(信息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