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能源与生态 > 资讯动态 > 正文
“十二五”新能源发电创造幸福生活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1/3/14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查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将使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过上更新更好更幸福的生活。在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电力的今天,要求我国电力工业在“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新能源发电:让百姓看到更多的碧水蓝天
“十二五”规划摘要: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加快新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既使我们面临较大的国际减排压力,也使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不堪重负。据统计,2006年,我国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9%;而仅在煤炭燃烧环节,其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就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约90%、67%和7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为将这一目标分解到两个五年规划中,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
能够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基本上都要通过转化为电能才能有效使用。因此,“十二五”期间要实现11.4%的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逐步降低煤电装机比重,实现电源结构的调整优化。
建言:要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要形成合力,切实解决制约清洁能源发展的问题。具体来说,水电要加强项目储备,加快审批进度,尽早开工建设,确保产能尽快发挥,注意解决好水电开发中的移民和环境保护问题;核电发展要在改革投资体制的同时,重点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健全标准认证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要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
另一方面,为确保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国家应该专门制定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确立以集中式发电为主、分布式发电为补充的能源供给模式;社会应重新认识大型能源基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坚持对外输电与就地消纳相结合,把输出高载能产品作为能源基地发挥能源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
需要指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我国仍将长期存在,因此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尽可能减小煤炭利用对环境、生态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应该与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一道,“双轮”驱动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为此,国家应合理设定煤炭清洁利用的目标,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在煤电领域,要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持续降低单位煤电的污染排放水平。
坚强智能电网:让百姓用上更可靠的电能
“十二五”规划摘要: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完善油气管网,扩大油气战略储备。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继2010年后,“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再次被写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追溯到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智能电网发展计划;经过两年的努力,“发展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到“十二五”末期,坚强智能电网将基本建成,人民将用上更多的清洁电力,得到更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
我国要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就必须调整优化电源结构。众所周知,由于我国陆上风能、水能、太阳能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跨地区消纳,才能真正将能源资源富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让人们用上更多的绿色电力。
同时,通过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实现输煤输电并举,可以促进煤电区域布局优化、全国环境容量统筹,真正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我国运力紧张、客货混跑、运煤和客运高峰重合的铁路运输现状下,提高输电比例,还能促进“货运让位客运”的民生优先原则落到实处。
建言:为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绿色平台的作用,建议以目前企业层面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为基础,着手制定国家层面的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并纳入国家能源和电力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相协调。
安全可靠也是坚强智能电网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由于配电网建设滞后,我国供电可靠性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为此,“十二五”期间要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重要立足点,加大配电网投资在电网投资中的比重,真正落实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要求;要按计划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缩小农网与城市电网的发展差距,使城乡用电在基本实现“同网同价”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同价同质”。
智能用电服务:让百姓享有更惬意的生活
“十二五”规划摘要: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从本质上看,智能电网的最终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发电和用电两端的进步,并落脚在满足全社会的电力需求上。
智能用电服务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9年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进入规划试点阶段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在城市开展了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建设,在乡村开展了智能农网试点建设,并制定了智能用电服务系统技术导则,为“十二五”深入开展智能用电服务奠定了基础。
通过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用户坐在家里就可以实时查询用电情况,自动结算电费,定制个性化的用电服务,更加便捷地使用电能;主动预约电器工作时间,通过错峰用电降低电费支出,更加经济地使用电能;通过用户拥有的分布式电源或者电动汽车,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送电,使用户不仅消费电能,还能通过经营电能获取收益。
建言:“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激励机制,为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的推广创造条件。具体包括:加强对低碳节能生活方式的宣传引导,激励人们积极参与低碳社会建设;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推广峰谷分时电价等电价机制,继续对私人购买电动汽车提供补贴,条件成熟时,鼓励个人建设小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等,使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对用户的经济激励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要发挥建设运营的主导作用,在认真总结智能用电服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客户服务需求调查,针对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等的不同需求,通过与相关产业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共同推进灵活适用技术的开发应用;成功设计商业运营模式,广泛吸引社会合作方和用户参与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建设与运营;加强宣传与引导,提高智能用电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在技术和运营模式成熟之后,加快推广智能用电服务系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惬意的智能用电生活。
 
 
(信息来源:中国传动网)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