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旅游 > 推荐景区 > 正文
红灵山:自然人文共一脉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1-2-24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万顷碧波驱走多少荒凉,千年古刹掠去几许忧伤。
檐角铜铃响彻红灵山麓,山下百姓虔诚聆听梵音。
时起民国,百年不到,红灵山上多少亭台楼阁禅殿道院几经遭遇,如今,铃声远去,雕龙依旧。
3640多米海拔的红灵山,山势雄伟,何以一百二十八座殿林立?儒、道、佛三大文化何以凝炼出“红灵文化”?
天全境内,红灵山高耸入云。道教、佛教曾在此胜极一时,山域之内,庙宇众多。
相传东汉末年,中国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陵将峨眉山划为他的“二十四治”之后,又将“洪林山”(现红灵山)列入其传教范围,并派人于现红灵山雷音寺位置修建道院,其后佛、道相争,反损灵山。直至唐开元年间重佛轻道,佛教寺庙得以重建,大力修建当追溯至清末明初,久而久之佛教文化成为了红灵山主流文化。
走近红灵山间古刹,徜徉掩映翠色之中的寺庙,探寻红灵山的传奇。
佛光石上赏佛光
红灵之观,让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流连忘返。
上世纪四十年代张大千大师寻游到此,为红灵山的奇景所动,一住即达10余天。创作多幅山水画,并留下“慧眼识群山,足登四海云”、“卡嚓日高照,啪嗒水长流”等佳句。
到底是何等景观吸引他千里寻访红灵山?
清晨,万灵寺沐浴着第一缕阳光,古刹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边,“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跃然纸上。
在红灵山上,万灵寺是最大的寺庙,寺庙山门和天王殿合一,合称“前殿”,座落在正中主轴上的是正殿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具有近代佛寺的建筑特征。来生井便位于红灵寺。
整座寺庙的布局“含蓄”,在建筑中处处是虚实相间的美感。
站在海拔稍低的西灵寺,抬眼望万灵寺的一角若隐若现,“深山藏古寺”的诗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走近万灵寺,看着一条似有似无的小路通往绿树掩映的观音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意就在身边。
另一处诗情画意的寺庙位于红灵山半山腰,名为太子殿。是红灵山上适合观看出的几个点之一。
太子殿以南北为中轴线,是典型四合院庭院布局。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站在太子殿中,四合院宛如一个取景器,将蓝天白云定格成一幅风景照。
太子殿外矗立着与殿墙同高的佛光石,石块顶部平坦,便于观景。踏着太子殿的木梯,走上二楼,便能踏上佛光石。
“从佛光石上不仅能看到云海日出,幸运的人还能看到佛光。”住在太子殿中的老人高崇秀介绍道,佛光,看上去是一个七彩光环,而人影在光环正中。而且人影随着人而动,最奇特的是,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址观看,观者也只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不见旁人。据了解,此奇观多出现于夏天或初冬的午后。
市气象台台长彭贵康给我们介绍了佛光的形成原理,佛光是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
山上曾有禅院128
在王母殿旁边有块100余平方米的空地,地上散落着一个石块,看情形,应该是一个建筑物的地基。其中一个石块有1米高,上书“极乐亭”三字,周围是圆形的石柱。这些石柱虽然大多已经裂,但上面的龙形图案还清晰可见。
“这里原来是有一个亭子的,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毁。”王母殿守山人杨本香说,三十年前,她曾到过这里,记得这里原来有一个亭子。
红灵山各个寺庙,大多都以木质为主,全石料建造的建筑很难见到。记者走访了红灵山,发现其中不仅有佛教儒家庙宇,还有将军庙、张公祠、白帝庙等。
红灵山有着怎样的历史?
“红灵山的信仰文化根植进康巴川蜀众地,”据当地文化人陈寿康查阅史料后得知,红灵山初建于东汉末年,后毁于战乱,至唐开元年间才得以重建,大力修建当追溯到清末明初,到解放初期,全山共建寺庙禅院128座。据成都昭觉寺经卷中有清晰记载着,天皇寺、地王寺、龙抬寺、万灵殿等,红灵山庙群共128殿。
唐宋时期朝廷重佛轻道,佛教得到了极力推行,久而久之红灵山佛教逐渐取代道教的地位,佛教逐渐成为该山主导文化。同时,红灵山僧人在固有寺庙基础上新修了许多佛教寺院。规模宏大,香火鼎盛,被人们称之为“小峨眉”。
每年农历5月25日是鄢妙福的生日,也是红灵山的赶庙会的日子,香客们带着虔诚的心跋涉而上,祭拜鄢妙福。
清代顺治皇帝闻言,红灵佛事兴盛,和尚勤勉,化缘建寺,劳苦功高,于是赐诗一首:林山幽静岁月深,举世何人识此兴,不独红灵幻银色,从数大地变黄金。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大千、叶浅予等社会名流、军政要员也曾在此驻足停歇,吟诗作画。
据随行向导刘锦介绍,所谓的128殿,并非全部为寺庙中的大殿,其中包括亭台楼阁。
“奇石、祠堂、仙池……这些也是在128殿的组成部分。”
红灵山文化有研究颇深的当地老人陈寿康则介绍得更为详细,128殿所在的位置往往有典故或者景色优美,128殿实质上是红灵山的精髓。
红灵山有多条道路上山,在上山和下山途中不经意间,就会遇到128殿中记载的景色。隐身崖、莲花池、八卦台……
你登顶的必经之途中,这些人文与自然景观就在不经意间与你擦身而过,不禁让人们产生对红灵山的神往。
红灵山上传说多
在红灵山一带,年岁稍长的人都能给你讲述不少传说。山上山下,流传最多的当属鄢妙福的传奇故事。
在红灵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中,千百年来高僧“活佛”辈出,嫣妙福也便是其中之一。她健在时,每年慕名来此朝山的香客成千上万。
传说嫣妙福是清末年名山人,娘家姓鄢,在余家当童养媳。她丈夫称余三爷,人们也便称她为余三娘。
有僧见她,断言嫣妙福佛缘深厚,寺院是其归属。后来,余三娘年纪尚轻,便离开家到红灵山修行。她在山上隐身崖苦修三年。山中灵豹为她叼来粮食充饥,寒冬时节,偎依在她的身旁为她取暖。
鄢妙福在山上仅靠一把锤子和一把铁凿,以惊人的毅力把原来宽不盈尺的红灵山顶打平成为一个宽十多米,长四十多米的庙基。直至光绪二十年(1895年),鄢妙福60多岁了才下山化缘修建红灵大殿。
红灵山庙宇建完后,鄢妙福已经90多岁了。当时来朝山拜佛,烧香结缘的人络绎不绝,来自泸定、康定、成都、大邑、洪雅等处的香客成千上万。凡是亲临红灵山的香客民众无不从心底敬慕这位老人。
上世纪40年代,鄢妙福无疾而终。她的弟子将她的尸首保存下来,用玻璃装殓,供在石笋山庙里,取名为“鄢佛庙”。后来,庙宇被捣毁,鄢妙福的遗体从此下落不明。
“在山上还有一口当年鄢妙福亲手挖出的来生井,曾经有老人从井水中看到了自己四生轮转,自‘福母’老人去世后,这口井就没有了法力。”随行向导刘锦介绍。
红灵山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就是拉塔河了。
相传南宋时,济公活佛云游红灵山小西天(地名),收下一道童,走时留下一张符让道童贴在面前的塔顶面,压住在此修炼的鱼精,因道童贪玩忘了将符贴上,致使鱼精将塔拉倒而走,所经之处,洪水猛涨自成一溪,这也就是拉塔河的由来。现在离小西天不远处依然可以看到拉塔河的影子。
 
 
(信息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