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旅游 > 关于生态旅游 > 正文
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调查与思考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11-10-12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陈莹峰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就是以广褒的农村为平台,以农业和农村资源即农村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回归自然等多样化需求为目的,农旅结合、以农为主、强农兴旅的新业态。通俗地说,就是“赏农村景、采农村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生产、生态、旅游、创收、教育、辐射、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有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它的发展加快了与城市生活、环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渗透,促进城乡关系发生新变化,为带动休闲、旅游发挥了积极作用。可见,着力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找准今后发展方向,更好地指导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对于促进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把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把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把农民变成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已成为拓展农业功能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丰富旅游资源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新场所。【1】是的,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是拉动内需的现实需要。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富裕农民、有效地改造传统农业、有效地美化农村、有效地愉悦城乡居民。有利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旅游的人流,可以带来物流、信息流,使城乡产业发展互为依存,有机融合,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走向文明富裕。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农业生产和休闲游乐于一体,可以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品种的挖掘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城乡居民提供交流的平台。
可以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是当地的农村居民,它是提升地方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也是富农强农的一个希望产业。一句话,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城市资金向农村转移,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当地民风改善,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一条富农、强农的有效途径,又是放权放利给农民的有力措施,还是培养新一代农民的好路子。【2】
二、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为农家乐型、科技型农园和生态型农园等。农家乐、渔家乐是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较早开展的业态。农家乐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生活场景为主,依托自然资源,形成一个集田园风光欣赏、乡村文化展示、乡村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相对于科技型、生态型而言,农家乐开发较早,受众面也最广;科技型休闲农业主要依靠现代农业,主要业态有现代观光农业、现代科技园、现代休闲农庄等类型;生态型农业旅游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追求的理想目标。主要有生态农业、农业公园等类型。  
我国农村许多地方地理区位优越、区位交通优势,生态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独特、宗教民俗浓郁、自然风景秀丽、特产名品丰富、农业科技发达。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经济强国,又有丰富的自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政策资源优势众多,发展休闲农业大有可为。随着红色旅游、观光旅游、长寿养生旅游活动的兴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发展迅速;【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已成为当今旅游一大时尚。农家乐既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反璞归真、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又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发展,政策环境良好。一是基本做到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应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促进工作有序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举措,努力拓宽发展领域。三是尽量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按照“科学规划、高点定标、一步到位”的思路,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四是多渠道招商引资。五是广泛宣传,逐渐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特色日益明显,并已初见成效。可以概括为:经营形式多样、投入主体多元、经济效益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2、主要成效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了与城市生活、环境、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渗透,促进城乡关系发生新变化,为带动休闲、旅游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呈现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态模式:农庄数量逐步增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快速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项目档次不断提升。
3、存在问题
一是发展认识不足,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划滞后,发展意识不强;二是引导力度不大,政府支持未形成合力,资金支持及优惠政策少,投入渠道不畅;三是规划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部分民俗特色不明显;四是服务特色不浓,服务管理不够到位、经营不够规范,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五是布局分散,旅游景区市场出现季节波动性。
三、我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基本途径
要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理念为指导,高定位、远谋划,筑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强产业、抓龙头,搭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平台;大投入、建设施,改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亮特色、谋项目,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内涵。科学规划和渐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黄金旅游景区。以田园农业休闲为主导,打造生态园林式乡村,开发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和务农体验游,游客在景区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要以民俗休闲农业发展为主导,打造了品民俗特色餐饮、观民俗时令表演的特色村。要广造势、打名片,营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氛围 。【4】切实做到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质量品牌为核心、以优化服务为保障。
一是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要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发展思路,扎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要多管齐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立体互补可共生的网络格局;精心规划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制定实施方案,保障全面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的关系、设施完善与耕地保护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点上创建与面上推进的关系。
二是全力支持,统筹发展。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整体规划,改造环境。多方筹资,形成合力。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更好更快发展;要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要加大各级政府支持、指导和社会力量以及农民自身力量的投入力度,鼓励休闲旅游业发展;要实现线路统筹,培育产业新优势。要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强化发展支撑,实现统筹发展。
三是彰显生态,展现风情。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要突出水乡园林特色。再现小桥、流水、人家,幽径、绿影、黛瓦,瑶池、碧荷、莲花的美景;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坚持景观生态学原则,强调绿色环保,顺其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协同创造,构建生态田园风光,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景观;突出民族风情特色。巧妙地将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融汇贯通。大力发展具有可参与性的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村民俗风情;突出古朴典雅特色。农家乐以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建筑风格为主,确保房屋立面风格大体一致,力求典雅美观、经济实用,做到农家风景与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农庄融为一体。
四是丰富内涵,扩大影响。特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资源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特色旅游。要开拓创新,多样化发展;要丰富旅游内涵,延伸旅游旺季;要实施旅游品牌倍增工程,丰富农旅产品;要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加大利用生态文化的力度,注入生态文化基因。加大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全方位推介休闲观光工程;要整治资源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建设和谐环境,提升环境。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竞争,营造良好氛围。
五是因地制宜,各显神通。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互补性程度极高的物业,是最适合进行区域整合的产业之一。要延伸链条,突出特色。结合实际,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协调发展;要同中求异,在资源共享、统筹安排、协调开发的原则下,谋求共同发展。要根据各地实际,按照自然地域的内在联系形成旅游经济联合体;要成立一体化管理和协调机构,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调。
六是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专业管理,规范发展。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服务管理。加大旅游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加强市场管理,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要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抓好统筹营销,提升旅游人气;要建立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建议设立国家、省、市级扶持乡村旅游业的专项发展基金、建立和健全旅游服务体系和行业标准。
七是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典型带动,示范发展。要强调特色,区别化发展。突出特色,注重优势企业、品牌产品培育。对照国家级标准建设,助推农旅产业快速发展。广泛组织开展民族文化、民间文化、风土文化、民俗时令、长寿生态、红色旅游文化的深层挖掘开发工作,形成“唯我特有”的文化特色与景区开发相呼应。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实现全方位发展。
八是以人为本,护农惠民。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为突破口,争创旅游乡镇,建设文明新村。倾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村。以现代农业重大项目区为载体,着重打造农旅观光精品园,推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线,促进与城乡统筹的有机结合。坚持以旅助农、以旅富农,农民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地市民化。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变。要注意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综上,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必须在独特的区位优势、难得的政策机遇、良好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市场前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发展愿望,一定的投入保障上下功夫。
四、几点建议和启示
要围绕乡村生态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镇人文资源、乡风民居和农事活动做文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求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面的现实和过去的成功经验。深受感触、启示良多:
——突出政府宏观引导。实施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加强政府主导和科学规划,力求起步早、起点高、发展快、影响大。
——突出农民参与程度。引导农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实施乡村旅游质量管理。
——突出资金投入指数。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注重旅游发展多渠道投资,实现旅游资金投入多元化,保障农民参与经济利益分配。
——突出健康持续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引导农民参与社会文化传统的维护,强调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保护、
——突出和谐发展效益。注重旅游开发与乡村发展结合,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引导农民参与环境保护,走低碳化、特色化、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突出城乡共享繁荣。以小城镇支撑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小城镇发展与乡村旅游共同繁荣,
——突出提升专业素质。注重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强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强化教育功能,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
——突出求真务实效果。要把握重点,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要宣传发动,典型引路;完善设施,优化环境;要出台政策,大力扶持;要招商引资,创新模式;要注重服务,提高质量。【5】
 
参考文献:
【2】周義 把握机遇  乘势而上----谈谈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  广东政府网(2009年12月15日)
【3】黄江平 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江南论坛网2011年10月10日
【4】王桂峰 学习考察“三圣花乡”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5】黄江平 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一体化发展江南论坛网2011年10月10日
 
作者简介:陈莹峰,中共巴马县委党校讲师,巴马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成员,巴马县科学发展观活动办公室成员,巴马县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成员。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管理。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