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能源与生态 > 建筑节能应用 > 正文
北京:发展与致富相结合的农村建筑节能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09-9-7 浏览: 次 来源:中国建筑节能网
 
刘月月
 
“农村建筑节能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记者在北京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太平庄村采访时,参加了平谷区多个试点村节能工作的区建委建材办副主任张秀博总结出的一句话。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太平庄村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建筑节能的试点工作中,该村依据规划把老村中影响交通和环境差的69户农民的老房子拆除,在村闲置用地上为他们盖起了采用新型节能、保温、抗震建材的新房。同时,这69户农居全部采用了地暖、太阳能热、双层保温玻璃等节能降耗措施。
在太平庄村村民陈秀荣家中,主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新居约有15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为1000元左右,整个房子一共需15万元左右。这15万元中,市、区建委和乡镇政府的补贴约6万元,再加上旧房的拆迁补偿,她还向银行贷了5万元的款。5万元的贷款大概3年就能还完。5万元,对农民来说可不算一笔小钱。3年就能还完?她解释到,她们家除了利用新居做农家乐接待外,每年靠种桃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同样,挂甲峪村去年年底搬进新房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以前老房子每年冬天取暖就要用掉三四吨煤,住进新房后,用上了太阳能、地暖等节能技术后,冬天省煤,夏天省电,基本不需要煤。只是在连续阴雨天的时候,需要用煤来辅助供暖。一冬天最多用1吨煤。”以1吨煤600元计算,农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节能建筑带来的甜头。一位70多岁的大妈对记者说:“刚开始住进新房不太习惯,要上下楼梯,现在习惯了,还是新房子好,夏天凉快,很舒服。现在村里没住上新房的都盼着能快点住进新房。”
平谷区建委农建科技术员朱洲向记者透露,由于挂甲峪村自然环境比较好,依山傍水,再加上家家户户都种桃,城里人周末、节假日经常来这里休闲。村里看到了这个商机,并将其巧妙地与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贷款优惠、贴息等政策鼓励农民建设节能建筑并利用新房发展旅游业。与太平庄建房贷款最多5万元不同,由于挂甲峪村村民的经济条件更好一些,村民盖房贷款最多可达11万元。如果村民提前还贷,村里还会免息或给予奖励。有的村民家今年前半年光靠旅游和农家乐收入就达到了5万元,11万元的贷款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筑节能步伐的加快,农村建筑节能问题得到日趋重视。“加快建筑节能工作向农村发展”已成为北京市“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北京市建委科技教育处处长刘小军说:“北京市4000多个自然村中,95%以上的建筑依然是用红砖,墙体主要采用二四墙、三七墙为主。传统的农居寿命短,二三十年就必须得翻修一次,农民把大部分的收入基本上都用在了翻修房子上。采用新型节能技术修建的房子,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由于房子的保温、节能、抗震等性能好,再加上寿命长,一般50年左右才需翻修一次,节能和翻修次数减少省下的钱,很快就能让农民收回成本,并长久享受节能带来的好处。”由此可见,农村建筑节能的潜力十分巨大。农村建筑节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建筑节能工作意义重大,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做好了,将是对整个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促进。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却是,虽然近几年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对农民来说,其收入与建筑节能的一次性投入相比,相对还是低的。建筑节能的费用,也是很多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有农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主要是价格,因为农民挣点儿钱也不容易。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我们一定会考虑。”
从太平庄村和挂甲峪村可以看到,政府在资金上给了农民很多资助和优惠,但是这两个村的建筑节能试点工作之所以比较成功,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民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至关重要。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建筑节能工作必须调动每个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农民连饭也吃不饱,是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参与建筑节能工作的。可见,农村建筑节能要想顺利开展,首先要结合各地农村的特点,发展经济,让农民富裕起来。
点评: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增加种养业、林业收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同样,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农村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对于国家、社会和农民来说都是有利的,建筑节能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了。正如报道所提示,要想搞好农村建筑节能,必须与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相结合。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报)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