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能源与生态 > 风能应用 > 正文
风电产业迷局:甄别假利好 资本概念建风场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09-9-5 浏览: 次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引言:遥想当年金风科技160元高价上市掀起中国股市一股风电热潮,但谁知道目前中国股市新能源的遍地开花,是风电产业的欣欣向荣,还是上市公司一窝蜂的大干快上?
我们可以确认两个观点,首先是中国涉足风电产业的上市公司中必然会大浪淘沙出真李逵和假李鬼;其次全球化的新能源趋势必然会让风电产业中的领头企业受益不菲。
 
 
风电产业迷局
跻身火爆的风电产业,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真正进入风电产业需要至少数亿的资本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但是以口号进入风电产业,备受大量“银广夏”事件熏陶过的上市公司高管们无疑也驾轻就熟。
上轮牛市末期,记者参加某家具有军工背景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会上该上市公司高管提到,该公司将利用其原有的技术储备进入风电制造领域,计划在未来3年内达到以亿计的利润。
然而,记者在会后直接向该公司高管追问进入风电制造领域的具体细节,在短短数分钟对话之后,该高管涨红着脸,一把推开记者扬长而去。事后该公司董事会秘书致电记者,称兄道弟的委婉提出:“公司进入风电产业还未通过董事会批准,因此不适宜现在阶段报道。”
正如记者预料,这家上市公司之后一年内没有在风电项目上有过任何一点进展。就是这样,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根据股价或者融资等某方面需要,在口号上或以各种“畸形”的方式进入着风电产业。
因此,投资者分享风电行业的美好未来,前提是有一双甄别真假风电概念的慧眼,然后才能分享风电项目所带来的利好。
国内发电机需求未减弱
任何一位理性的投资者会问的第一个问题通常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风电行业并非以前那般火爆,还有投资必要吗,现在入场时间合适吗?
风电产业链简单的分为风场建设和风力发电设备生产两块,投资风力发电厂需要15年~20年收回投资成本,因此投资风厂的主流是在国家能源政策扶持下,由大型国有发电企业来主导。但是生产出售风机整机的利润则高得多,企业都将目标定在风机生产的产业链上。
风电产业最大的交易发生在风力发电场的投资人买入成套的风力发电设备,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额巨大的风力发电厂势必受到影响。记者 2009年初采访世界第4大风电公司印度苏司兰(Suzlon),发现其厂房外堆满了风机产成品。据公司介绍,由于金融危机,很多订单已经要求延期交货或直接放弃定单,导致大量存货的出现。
然而,国内的投资人多为五大电力公司和国家的大公司。除了跑马圈地的问题外,国有大型发电厂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场,是将其作为为全部发电产能的清洁能源部分。因此长远来看,国内对风力发电机的需求并没有太大减弱,而国家政策对风电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日加强。由于风机采购最终将向国内产品靠拢,目前国内风机企业的日子尚算好过,而随着未来经济的复苏,经过大浪淘沙后的中国风电行业必将日渐兴旺。
风电行业与短期资源价格无关
前期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煤炭价格的迅速滑落,出现国内关于目前大力发展风电必要性的争论。这类争论的最终结论必然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不是短期过程,化石能源的稀缺、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化并不会因为原油和煤炭价格的涨跌而发生变化。对于风电,眼光应该长远一些。而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由于风力发电技术本身已经成熟,也是世界新能源产业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现在进行风电投资有抢占先机的意味。值得注意的是,5月 2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在第五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首次透露,“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已经结束了在能源局的讨论,即将上报国务院,规划内容将以核电及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有望近期出台”。正因如此,上市公司近期又再次掀起投资风电热。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施鹏飞表示,“原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风电到2020年的总装机容量定的是3000万千瓦,现在有可能调整为1亿到1.5亿千瓦,而3000万千瓦的目标可能在2011年就能实现。”
据悉,从今年起,我国将力争用10多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和江苏等地建成多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风电设备制造公司增长提供巨大空间。而同时,关于国家的4万亿的经济投资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包括促进电网的建设改造,甚至直接投资新能源行业建设。这对于整个设备制造商和风电企业都是促进因素。
风电企业窘境
现在的问题是,全球的风电企业可能不及中国目前的带风力二字企业的的总和。特别是未来风电产业可预见的高增长率,会吸引更多的上市公司介入。虽然风电产业已经基本成熟,但国内风电企业的技术及盈利能力却会有极大差别。
“我们只能是看着,因为我们实在是看不懂。”最早进入金风科技的一家投资公司尽管在入股金凤科技这一单上大赚特赚了一笔,但是接下来的窘境无疑让该投资公司尴尬不已。
“看过好多家风电企业,全都是拿出几张宣传册号称是自己研发的全球领先的某某技术,而工厂里就是一些加工设备,看不到真正的产成品,实在是看不懂。”上述投资公司的一位老总对记者如是说。
事实是,在大功率风机成为主流的现在,记者接触到的风电产业内人士没有人认为所谓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风机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国内公认的风机制造的领头企业,诸如金风科技,上海电气等国内领先企业,目前也停留在1.5兆瓦风机的阶段。只需要看看上市公司公告就可以知道,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由于研发能力的不足,基本都是引进国外的风机技术或专利,以认证或合作等方式制造风机,因此,风电“蛋糕”的很大一块并没有留在上市公司。
一个风电行业的断言是,正如同光伏行业出了无锡尚德一样,风电行业只有做风机整机的企业才可能有神话的诞生。
甄别假利好
风险投资商经常说一句话,“不要爱上你的项目。”
很遗憾,投资者往往在研究某一家上市公司时犯了常识性错误。先认为这家上市公司非常之好,然后所谓的研究成了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一个过程。
记者从事上市公司报道多年,很清楚地知道一般对某某上市公司吹捧的话,相当程度是人为安排的。毕竟中国证券市场是要靠股价的上涨才能获利,因此投资者应该时刻注意上市公司利好究竟是真实、是莫须有、还是夸大了。
面对上市公司利空,很多投资者的态度令记者费解,只能理解为情人眼里出西施,股民眼里出绩优公司。特别是一些具备重大利好的上市公司,每当有媒体出了负面报道,网络论坛中总有投资者在认为是庄家刻意安排的负面报道,用以打压股价来吸筹。
记者不禁好笑,相信确有靠负面消息来打压股价吸筹的,但这绝对是极少数个例。说好话谁都愿听,但是说人坏话就不一样了。由于任何一个上市公司负面报道都可能引来证监会、交易所的询问甚至是立案调查,因此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或股市主力机构会傻到主动引来负面。因此投资者对负面报道一定要细心研究。毕竟上涨100%后只要下跌50%就打回原形了。
很多人问过记者,为什么有那么多上市公司负面报道。只要翻看上市公司前几年的关于利好项目的公告,你会发现很多利好公告在炒作一时之后就悄无声息了,这意味了当年的利好有假或者吹嘘过头。今天很多的上市公司风电利好也是如此,正如文中开头所说的某具有军工背景的上市公司可能正是如此,这在业内被称之为“题材炒作”。既然是题材炒作,就只需要题材而不需要内容了。
连续关注上市公司风电利好的进展境况,你不是专家无所谓,凭常识也能甄别真假。
资本概念建风场
不仅是造风机的金风科技可以成为明星,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同样要在风电产业链的下游创造股价神话。
拿地,立项报批,风机设备招投标,建设风场,并网发电,这是一个标准的风力发电场的建设流程。然而资本杠杆的力量在此时运用到了极致。记者获悉某家上市公司的如意算盘幸亏由于金融危机的到来而搁置。
拿地,“绑架”政府这句话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地处西部的该上市公司近年业绩不良几乎进入ST一族,于是上市公司老总在当地市长的陪同下向省一级政府要求,以扶植帮助本省上市公司为名,要求政府无偿或超低价划拨风电场建设用地。
立项报批,其中蹊跷很多,记者获悉该上市公司只有1千万的资金计划投资于该风场项目,其中还包括大量公关等费用,但上市公司计划报批30万千瓦的风电场。“报批的风电项目越大,国家越容易通过项目审核。”该上市公司老总此前向记者透露。
“获批的风场太大没关系,没钱投资没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把整个风电项目分成很多期,一期一期的做不就可以了。”该老总告诉记者,“只要有个启动资金拿到风场用地,我们可以用风场用地向银行贷款,然后做风场建设第一期,资金还不够,风机可以先买国外拆装下来的二手风机。有了一期工程就可以抵押做二期贷款。”
“反正有国外公司来购买碳减排指标,这笔收入可以抵了银行贷款利息,至于本金,你见过上市公司有按时还贷款的么?”该公司老总笑曰,尽管借新还旧不被允许,但下面的对策还是很多。
风场建设的固定投资基本类似,而建设一个风场需要多少年收回成本的关键在于并网电价,这时被“绑架”的政府再次出面。要提高电价的最好方式是邀请当地电网参股该风场建设,既然是一家人,当然价钱好说,同时又可以拿到部分风场建设资金。不然当地政府出面以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做贡献等理由,要求电网高价购电。而聘用当地政府和当地电网的一些亲戚,这是风场必须的。
当然国家有关部门对并网电价越来越严格的管控,让并网电价提高的或许只是1分钱,但这已经足够。
 
(信息来源:北极星)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