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化 > 大家谈生态文化教育 > 正文
没有课堂生态哪有知识生成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09-8-24 浏览: 次 来源:瑞英小学
 
刘伦斌
一、什么是课堂生态
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是指符合一定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环境情况。
一般意义上的生成: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生态中成长。
如:鱼的生态是适合鱼生存的水环境。鱼只有在水里才会生成,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花的生态是有充足养分与阳光的环境。花只有沐浴着阳光雨露才会生成,所以花儿离不开阳。
综上所述,生成是生命体在与自己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相适的环境中的一种成长活动。知识的生成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它也要在一定的生态中才能生成。
课堂生态:是课堂上符合儿童习性的一种特定氛围。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生本关系、自我关系……如果课堂上这些关系都平衡了,那就说明课堂生态良好,这节课学生的知识生成就一定水到渠成。如果这些关系不平衡,那就说明课堂生态恶劣,这节课学生的知识生成就一定是千辛万苦。处于第二种情况,为师者又不得不完成任务,所以就只有“给予”了——将知识讲给学生听、将知识灌进学生的“脑子”。
因此,影响知识生成的原因是没有好的课堂生态,或课堂生态遭到破坏。被破坏的自然生态不断地在报复人类,自然生态才被人类重视;被忽视的课堂生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生成,但课堂生态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此,在这里我要向每位同仁高呼:没有课堂生态就没有知识生成!保护课堂生态平衡,才能让儿童在课堂上生成美丽的智慧之花。
二、课堂生态构建的最佳时机
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是:没有生态,就没有生命,更没有生成。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课堂生态是知识生成的基础,先有课堂生态,后有知识生成。因此课堂生态构建的最佳时机就在于一个“先”字。
其实课堂生态从师生一进课室起就存在了,这时课堂学习还没开始,这是“先”。这是一种不用教师刻意构建的随意生态。这种生态主要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自我关系等。这种生态的质量,对于一般的课堂来说主要处决于之前学生对这个教师的认可度,主要处决于这个班的学风与班风(学习品质与行为规范等),说实话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在上一节课之前对那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选择了(或准备认真学习、做好笔记、积极回回答问题……或准备看课外书、画画、睡觉……);对于一个新建的课堂(指刚入学的起始年级,因为师生之间都是陌生的,或中途换了一个新的教师等)来说还是一种期望状态,新的老师是一位样的?新的学习是怎么样的?
我们这里讲的构建课堂生态是指为了该节课的学习,教师在随意生态的基础上的一种改善。这种改善主要是在课堂的前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完成,这是“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生成。
有些教师不注意这种改善,一进课室就开始讲课,这是对课堂生态重要性没有认识,这样的课一般来说就是教师一讲到底,满堂灌。传统的“给予型”课堂就是这样形成的。有些教师不仅不改善课堂生态,而且还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这种生态。一类是师道尊严型,这些教师一般在上课前就喜欢给学生一个下马威:昨天的课上得不好,今天要注意呀,下面开始上课;请某某同学站起来,快点……一类是情绪型,这些教师喜欢将自己的情绪带进课堂里:前天晚上娱乐过度,将疲倦带进课堂;之前在家里发生矛盾,将不快带进课堂;近期身体不舒服,将忧郁带进课堂……课堂生态一旦破坏,课堂就越上越难上,教师就不得不中途停下来进行修饰,而越修饰师生之间关系就越对立,往往是一种恶性循环。这些教师是体会不到教育人生的乐趣的,因此有些教师认为:上课简直是一种折磨。
课堂生态有情感生态与知识生态两种。情感生态主要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自我关系等。这种生态的改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上课时的开场白进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关注与关爱学生,多与学生在一起,发扬民主教学作风。课堂的开场白,虽然简短,但很重要,一些特级教师上课就非常重视这个环节,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教师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这很重要:将自己打扮成教师样,面带微笑,精神点、再精神点……
知识生态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然后在引入新课时,或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与教材。这种生态主要体现在“生”(学生)“本”(文本、课本)的关系上,如生与本的情感关系,生与本的相知关系,生与本的知识结构关系等。一节课能否成功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听了许多课(特别是公开课),往往是虎头蛇尾,原因就是这个环节没有将知识生态构建起来。这种生态的构建与教师文化功底、与教师处理教材的个性、与教师的课堂指导技巧等呈正相关。我主张教师要学习课文,而且在学生学习前就要学好课文,这种学习与学生有同有异。教师学习的课文的要求是:理解性学习教材;艺术性欣赏教材;科学性处理教材。学生学习课文的要求是:读懂理解知识;读熟记忆知识;读悟运用知识;读新创造知识。因此教师学习课文是在学好的基础上学巧,再将这种巧运用到课堂上进行知识生态构建,就能做到巧夺天工了。这种巧体现在初读的重点,初读的形式,初读的方向,初读的目的,初读的突破口……
知识生态还包括着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初步感悟到将课文的情感。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生命,它有思想、它情感。在课堂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内构建好这种生态,就让学生与课文建立感情,形成了默契,知识生成就会像雨后春笋一样了。
其实知识生态就是要处理好生本关系,即学生与课文的关系。
上按照上述构建起来的生态可以说还只是一种基本生态,高级的课堂生态应是随着课文的学习不断的形成,不断地提升,不断地丰富。这样的课堂就是一种艺术作品了。
三、课堂生态构建的基本策略
重视并成功构建课堂生态的课堂一定是生成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构建课堂生态呢?这里有一个备课观念的问题,传的备课观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安排教师的工作步骤,预设好每个环节,设置好问题与答案……其实是为课堂提供一个标准,所以传的课堂一个标准化的课堂,是一个按教师与教参提供的标准给予学生知识的课堂。现代备课观认为,备课就是为学生课堂知识做各种准备,包括:课堂生态的构建、相关知识的准备、课文的理解与处理、学生各种生成的可能性预计、各种学习材料(辅助工具、资料、练习)的准备等等。在这里我将课堂生态放在准备的第一位,是为了强调课堂生态的重要性,提醒各位将其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古诗《游子吟》为例谈课堂生态的构建策略。
1、关于情感生态的构建。
情感生态的构建主要是备课时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教师的心态。在课堂上教师的心态决定学生的生成。因此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心态对课堂知识生成的重要性,把每次上课当作是自己的一次人生演出:上课前对着镜子微笑一下、用手拉一下衣角、冬天的话整理一下领带、走进课室之前深呼吸一下、尽量在课室外有静立片段时间、最好望一下远方的绿色、进入课室后先用目光扫视一下全体同学后才叫上课……
调节气氛。讲故事、做猜测游戏、讲笑话……
课文情感。《游子吟》这节课老师为学生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最好让学生击掌或一起唱,之后引入课题并介绍什么样的人是游子,这位游子在吟咏什么。
师:远在他乡的游子,想起自己的慈母,于是就写下这首动人的诗歌,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成为了千古名句,感动了无数“游子”。那么什么是“寸草心”,什么是“三春晖”呢? “寸草心”能否报答“三春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初读全诗。
这样就将情感生态构建起起来,为课文学习中生发学生的情感、生发知识打下了基础。
2、关于知识生态的构建。主要是在备课时学好、学巧课文,同时在课堂上
巧妙地加以运用。
首先是教师在学习课文时要思考如下几个方面:
课文知识结构:全诗有六行,三句,前两句是第一部分,主要是游子忆慈
母;后一句是第二部分,主要是游子表心意。
课文学习突破口:“慈母”、“三春晖”
课文的知识点:本诗非常有诗味:每一句的两行对得非常工整;本诗第三
句的两行是运用了比喻句,用小草比喻游子,用三春晖比喻母爱;第三句的“谁”是一种什么语气?
课文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准备几首写母爱的古诗或是作者风格的诗。
其次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把上述思考让学生感悟到。这是构建
课堂知识生态的具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可以安排如下初读活动:
一是:自由初读全诗几次,表述全诗有几行、几句。
二是:同桌讨论全诗,表述全诗分成几个部分。
三是:鼓励学生将诗的两部分读出不同来,这是以个体指读为主。读后表述:你读到每部分的主要意思了吗?让学生表述。
四是:要求学生将“慈母”与“三春晖”两个词标出来。并各自讲对这两个词的理解。教师将两个词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在初读活动中构建了此首诗的知识生态。
(2)接下来就安排如下的吟咏活动:
一是:请同学们将每句诗的前后两行各有哪几个词划出来,然后同桌讨论一下两行诗是如何相对应的。
二是:同桌分行对读。
三是:分男女同学对读。
四是:分师与生对读。
五是:全班同学自由吟咏。
注意在学生对读时教师要注意进行读音等方面的引导。
让学生在对读中生成对古诗的特点了解。
(3)再就是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活动了:
A、生成对慈母的理解:自由学习,将课文中写表现慈母的内容找出来,并读读;让学生找出那些最能表现母亲“慈爱、慈祥”的内容:手中线、身上衣、密密缝、意恐……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将“慈”读出来(引导学生各自抓住关键字词用不同的语气去读,还可以通过节奏的变化去读……)
B、生成对三春晖的理解:
一是:这是比喻句,请同学们找出句中的本体与喻体。
二是:比喻句应该将本体与喻体进行强调,然后让学生集体读最后一句。最后指定个体表演读几次。
三是:让学生谈“寸草心”与“三春晖”之间联系。
四是:讨论:“三春晖”与“慈母”是什么关系。“三春晖”表现在诗的哪些内容上。
五是:体会本句诗的设问语气,并将其读出来。
让学生生成:“三春晖”就是母爱,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它与慈母是前后呼应。
C、生成对母子情感的深化:
读的表演活动。
——将第一部分读出感激与怀念
——将第二部分读出愧疚。
——将全文读出对母爱的赞颂
3、关于课堂生态的模拟。备课时要有一个模拟课堂生态过程,将课堂地场景反复在脑子里应射,模拟学生如何初读,如何提问,能否生成……模拟教师如何让学生体会情境,如何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生成能到什么层次,生成中会遇到什么困难……课堂生态能否成功地构建、会有哪些没有预计到的影响生态构建的因素……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采取来回踱步、闭目沉思、自言自语、自问自答……总之就是尽量将自己带入即将进行的课堂中去。这种模拟可以说是一种欣赏、可以说是一种演练、可以说是一种完善……因此,一个善于构建课堂生态的教师他的备课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这种教师是幸福的!
结语:
“家有梧桐树,自有金凤凰”,只要构建好课堂生态,就一定能促进知识的生成!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动水来”,只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就一定能够构建一个个理想的课堂生态。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