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产业 > 洪雅 > 正文
洪雅●生态旅游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09-8-12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瞄准目标 洪雅生态旅游大变样
 
2008年“五一”节,柳江古镇一期项目竣工庆典暨对外开放,2万多游客慕名而来;
2008年5月“瓦屋山杜鹃节”,引得游客蜂涌而至,仅三天小长假,就有2000多辆车、1万多名游客抵达瓦屋山,使景区及瓦屋山场镇、环湖路畔农家乐餐饮住宿全部爆满;
2008年7月11日晚,大地震后的洪雅广场激情绽放,“2008洪雅首届避暑节”隆重开幕,来自广东、成都、重庆、眉山等地20家旅行社的代表和100多名外地团队游客来到这里,尽情享受生态洪雅夏日的浪漫……
据市旅游局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2008年上半年,洪雅县接待游人57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7亿元。
洪雅旅游升温绝非偶然。
洪雅旅游升温的背后,正是洪雅县委、县政府锁定“旅游大变样”目标,谋篇布局,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埋头苦干的结果。
瓦屋山电站的全面建成发电,标志着洪雅水电开发完毕。此时,作为水电资源大县的洪雅,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哪?抓手靠什么?
洪雅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审时度势,以建设生态县总揽全局,切实推进经济转型。于是,“突出工业强县,突破旅游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强党的建设”,被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为洪雅今后5年的总体发展思路。
“两年打基础,三年树形象,五年大变样”。“五年内把洪雅建成全省著名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洪雅在发展旅游业上的阶段目标和主题定位更加准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一线四区”规划呼之欲出,即以县城至瓦屋山大酒店的百公里绿色长廊为旅游中轴线,打造瓦屋山核心景区、七里坪避暑休闲区、柳江古镇度假区、青衣江两岸生态农牧观光园区。县上组建了洪雅旅游产业发展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大瓦屋山旅游开发建设协调指挥部,将各方面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目标任务分解到人,强力推进工作落实。
突破旅游发展,实现旅游大变样,洪雅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
洪雅山川钟秀,旅游资源富集。全县旅游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建成瓦屋山国家AAA景区和槽渔滩省级风景名胜区,特别是2007年8月以来,七里坪、柳江古镇、青衣江生态农牧观光区等旅游干线节点开发建设,丰富了洪雅生态旅游的内涵,洪雅成为全省首批“旅游发展重点县”和首批11个重点“假日旅游县(市)”之一。
但要真正“实现旅游大变样”,也绝非易事。作为全省的山区县,交通和发展资金无疑成为洪雅旅游业的一道“拦路虎”。
困难面前,洪雅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在创新发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于是,用项目包装和资源招商,破解交通难题,让问题迎刃而解。
2007年,洪雅县成功签约32个项目,签约资金28亿元,特别是推出打捆招商模式,签定了洪瓦路改造、柳江古镇开发、禾森大道改建等八大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并迅即施工。
为破除交通瓶颈制约,解决旅游进出畅通问题,洪雅相继启动总投资3.7亿元,改造300公里旅游干线,今年9月将全面竣工。
2008年,“工农业项目抓投产,旅游项目抓进展”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思路决定出路。一步走好,全盘激活,格局刷新。短短一年,洪雅旅游开发风生水起,“一线四区”迭变出崭新的形象。
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接待设施的不断完善,洪雅生态旅游凸现出旺盛的人气和巨大的吸引力。
“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旅游蒙受重大损失,占全省旅游半壁江山的九环旅游线景区遭受重创,整个川西北旅游基本瘫痪。而川西南成——乐——峨黄金段旅游线及三山环线处于安全地带,洪雅旅游设施基本未受影响,旅游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
针对灾后四川旅游产品的缺乏、旅游市场的低迷、主要客源地游客避暑和释放压力的市场需求,洪雅县委、县政府于6月果断决策,抢占灾后旅游发展先机,率先恢复启动了全县旅游市场,精心筹备“洪雅首届避暑节”,加大旅游宣传促销,以“安全、生态、避暑”重塑洪雅旅游新形象。
“洪雅避暑节活动,让我们在困惑中看到了光明与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灾后四川旅游复兴中,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洪雅完全可以成为全省新的避暑旅游目的地。”成都某旅行社负责人坦言道出了旅游业界人士的期盼。
(信息来源:国家旅游局)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