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旅游 > 阿坝州 > 正文
黑水: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09-11-13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浩瀚古朴的森林景观、丰富多样的毖系统景观为主体,以气势磅礴的雪山冰川和奇特的地质地貌卜架,以艳丽无比的森林季相景观、风光旖旎的瀑河溪潭景观兼有瑰丽多彩的天象景观、神奇迷人的野生动物景观和多姿屯族风情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旅游区;具有十分突出的生物多奇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特征和巨大的综合价值,为大字环线上具有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等多功能的重要字目的地.
 
 
公园位于川西高原的藏、羌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资源比较丰富。
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
公园境域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活动的范围。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红军近9万人次,先后三次途经黑水,过草地北上,大小战斗80多次,许多红军战士在黑水光荣栖牲。红军进入黑水时,从刷经寺翻鹤鸽山达稚克夏山,经公园内的马河坝、甘石坝等地去芦花到若尔盖。公园的山山水水布满了红军的足迹,公园的80 里彩林是红军英烈的鲜血染成。
1952年7——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黑水剿匪,西线剿匪部队曾在公园境内浴血奋战顽匪,立下不朽功勋。
1 、红军山——稚克夏山
1935 年7 月,中国工农红军从马尔康出发去草地。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彭德怀、聂荣臻等都曾经过此山。1935 年9 月,张国寿命红四方面军从草地返回金川,曾经过稚克夏山。
1936 年7 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分左、右纵队北上。红军右路军曾经过稚克夏山去草地。
2 、红军指挥所——马河坝村
1935 年7 月,红军翻越稚克夏山后来到马河坝村,曾在村寨内驻军,设指挥所,掩护主力部队北上。
3 、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
当年红军途经雅克夏山时,曾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有一个团长和众多战士栖牲于此。解放后,人民政府在稚克夏山建有烈士墓一座,并立碑纪念。
4 、解放军碉堡遗址
1949 年秋,国民党四川省第16 行政督察员何本初与黑水头人苏永和作“应变会谈”,中统特务潜入黑水。1950 年3 月,国民党134 副师长李腹熙率残部200 余人溃逃入黑水。1951 年4 月,苏永和迎俪军统特务傅秉勋,成立“反共突击军二四九路军”。1952 年4 月16日,台湾派飞机为“二四九路军”空投武器装备。傅秉勋领美国在“叶务机关“西印度企业公司”旨意,营造黑水以外的第二、三、四、六基地,紧锣密鼓煽动武装叛乱。
为清剿匪特,清除匪患,稳定川、康、甘、青四省藏区局势,中决军委决定发动剿匪战役,成立“川西军区黑水前线指挥部”,命西南公安部队副政委郭林祥任总指挥兼政委,从西线(49 师政委段思英等指挥)、东线、北线向黑水进剿。 
我西线部队左翼军占领稚克夏山形成包抄之势,右翼军沿马坝河主攻,后占领芦花镇(今黑水县城)。自1952 年7 月20 日至8 月20日,剿匪全胜,黑水解放。
西线部队曾在马坝河村南头筑石碉堡一座--圆柱型,二层,高10m ,占地30mm “。该碉堡于1978 年被拆,现仅存遗址。
神秘高深的宗教文化
藏区人民笃信藏传佛教。佛教传入始于公元7 世纪。从11 世纪冲期到13 世纪形成了众多教派,各教派之间长期斗争、融合;政教合一的体制及自元代开始与中央政府和内地的交往,大大丰富了宗教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公园境内的宗教旅游资源主要是藏密典籍及义理、寺庙建筑及活动、虔诚朝拜及石刻。
1 、藏密典籍及义理
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大乘佛教又分显宗和密宗。由印度传入藏区,并广为传播的是大乘佛教,其中密宗较为兴盛,提倡显密共修。
(l)藏传佛教显密典籍藏传佛教典籍种类繁多,均汇于《 藏文大藏经》 。公园寺庙所藏藏密典籍主要包括《 甘珠尔》 (佛说部)、《 丹珠尔》 (注释部)和《 大乘要道密集》 (密法总集),《 大宝藏经》 、《 宁玛根本经》 ,基本上包括了藏密经论和修习方法的主要内容。格鲁派(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所著《 密宗道次第广论》 、《 密宗道次第论》 等后期阐述密宗义理及修习次第的论著,也有藏本。
(2)藏密义理公园寺庙喇嘛修习的密宗义理主要是“六大为体,,、“五佛五智”、“四曼为相”、“三密为用”及“因、根、究竟”等内容。密宗义理虽然神秘,但它毕竟是从人类现实社会中产生的一种宗教意识形态。因此,它的主要内容大多能从现实社会中找到答案。
2、寺庙建筑及宗教活动
(l)寺庙建筑公园内最著名的寺庙是奶子沟寺,属宁玛派(红教)寺院,位于公园中部东侧龙日寨北4km 山上。该寺始建于宋元丰三年(10 80 ) ,为喇嘛三格布扬初所创。后由活佛甲木羊克.格布甲初主持,转世传承十三代至民国二十年(1931 )。1941 年,扎窝格鲁派活佛安波出资将寺庙迁至羊茸村兴建,安波主持至1956 年。1958 年宗教活动停止。
1983 年3 月巧日,该寺正式开放,为黑水县4 个宗教活动点之一。由政府拨款、信众集资,将寺庙迁回奶子沟原址,新修有婆金铜铸光宝顶的佛殿一座,占地300m2 。殿的底层为经堂,供佛像,陈法鼓金号,四壁悬挂绣像唐卡;上层为僧侣讲经堂、藏经室、住室。殿前竖经播竿,殿廊设转经筒。寺内藏有传寺佛祖金身像一单,铜铸小型菩萨像数尊,及铜狮和印经版等古器具数件。
该寺有喇嘛3 人,管家18 人,和尚101 人,信众2500 余人。
(2)宗教活动奶子沟寺大殿既是公园佛教建筑艺术陈列中心,也是宗教活动中心。晨钟暮鼓、法号深沉悠扬,僧众的念经和佛事场景,给人庄严、肃穆、神秘之感。每年还举行一系列重大佛事活动,士口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曲嘎会,念经7 天,为死者开路并祈新的一年平安。
农历4 月初,甲士节,念经7 天,消除灾祸,祈求年丰人康、牲畜兴旺。
农历6 月初一,泽比节,念经10 天,跳神3 天。
农历9 月初八,朴尔巴节,念经7 天,庆贺当年粮丰物享。农历12 月21 日,嘎尔且节,念经7 天,辞旧岁迎新春。每次庙会除念经外,均跳神l一2天。
每到大型佛节法会之时,寺里寺外,林边草地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民间的宗教朝拜活动也最为踊跃。
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
公园的民族艺术不仅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且技艺精湛奇特,观赏价值很高。
1 、藏区民居建筑艺术——村落寨子
公园内的民居建筑风格虽然同藏区其他地方大体相同,都是一楼一底、二楼“T '' ,形结构的平顶“藏寨”,但却有如下特点。
(l)石、木结构,双重骨架寨子外层为石砌墙体,或为片石本色,或染白色条纹,十分艳丽醒目、牢固防震。紧接墙体的内层为木质框架,经久耐用,隔热防冻,便于装饰,冬暖夏凉。
(2)外朴内华,装饰华丽村落寨子外观质感厚重古朴,体量大,内部装饰极为华美,既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又有现代风韵的气息。室内雕梁画栋,藏式壁毯、地毯,宽大的床坐雕椅、矮拒,与电视或音响、现代化窗帘相映成趣,藏式的灶台、庄严的神金、紫铜炊具、奶茶瓶壶与彩色铺面瓷砖、高压锅、电饭煲融为一体;宽敞的庭园、五彩的鲜花、丰硕的果园和谐搭配。
这一切,既体现着传统的审美风格,也洋溢着现代的气息。
2 、男女有别的装扮艺术--服饰发式
公园居民的传统服饰为藏装,其特点是袖长、腰宽、襟大。种类有藏袍、藏衣、藏衫等。男子一般着齐腰短衬衫,左襟大,右襟小,其颜色多为白色和红、黄色,外罩圆领宽袖长袍,并用红、黄、绿、紫色等布料做成宽4cm ,长20cm 的长带束于腰际,长袍多以黑白毯毽为料,其领子、坎肩、大襟、袖口和底边均镶有彩色金丝料或獭皮、豹皮、虎皮等装饰;头戴孤皮帽或礼帽;佩藏刀、火链,手戴玉圈或戒指,脚穿藏靴或长统皮靴,显得剥悍、威武、粗犷。
妇女的传统服饰,早期是坎肩连衣百折裙,平常穿着为红、黑色的毡子褶裙,在喜庆日子里,则穿上衣料考究的裙衣,一般均用细绒毛哗叽制作,其颜色有深绛、深红、深绿等,上面印着孔雀的翎眼形彩花,折裙一展,有如孔雀开屏,也有用彩色金丝缎制作裙衣。藏族妇女上身着彩色衬衫,外套一件齐膝开襟的长衣,其料一般为龙凤或有百花的彩缎,腰间束一条彩带,腰前围一面彩色花缎围腰,并佩戴银制或珊瑚等装饰,同时耳挂金银耳环,颈戴宝石项珠,手腕戴银圈、玉圈、手指戴金戒、银戒、脚穿白色藏靴,显得艳丽、俊俏、大方。藏族发式,男女均留长发,并都可在头发上扎彩色丝线,或编辫散披背后,或梳大辫盘于头上。妇女们还喜欢将发辫挽在头上,辫尾接以银丝或红、绿丝线,盘于额前。
3 、异彩缤呈的民间艺术——歌舞文艺
(l)歌舞艺术藏胞自古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迎宾送客、收种放牧以及宗教活动之时,都要唱歌跳舞。
(2)民歌区乡略有不同,乡土风味浓厚。古老的二声部民歌,要求高音(唱“粗”点)、低音(唱“细”点)相和,歌声宏亮、浑厚(“要挖底脚”) ,曲头曲尾呼应(“两头平中间鼓”, “平”指旋律相同,“鼓”指中间部分两声部旋律反向行进)。民歌种类较多,如男声多声部民歌--忽拐拐玛尔直撒、女声多声部民歌--直拐拐玛尔直撒、男女声对唱多声部民歌--若尔波、抒情山歌、劳动山歌、情歌、出征歌、伴舞歌等。
(3)舞蹈有宗教舞蹈,如本波教的“羌姆”、宁玛派佛舞等;卡斯达温一一出征恺甲舞;转山会(一古节)舞一一青年踏锅庄,老年跑碎步;自娱圆圈舞一一多用锅庄,男前女后,且唱且舞,由慢渐快,欢快奔放。
(4)民间故事代代相传,神奇浪漫。如“奥太基山的传说”、“白龙沟传说”、“珍珠沟的故事”、“红军的故事”等,题材广泛,内容生动,体裁多样。
(5)民间歌谣如古老的部族歌谣、草地山歌、科日纳玛、卓克基亮儿查等,长久流传,经久不衰。
(6)民间谚语多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如“春天出力多流汗,秋后青裸堆成山”, “有金有银,不如有人”, “森林不嫌鸟多,庄稼不嫌肥多,做人不嫌朋友多”, “青裸煮成的哑酒味最美,自己挑选的爱人最称心”等等。
(7)民间工艺藏胞心灵手巧,民间工艺发达。其中银制饰品历史最为悠久,银耳环、长命锁(银锁)、压鬓箍、银佛盒、银腰带、彩珠头环等,样样手工精湛,件件技法特异。
 
 
(信息来源:中国森林公园网)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