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产业 > 关于生态农业 > 正文
如何打造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

双击自动滚屏 日期:2009-10-3 浏览: 次 来源:四川生态网
 
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农业如何更上一层楼?农业科学家和农业生态学家提出,要走生态农业之路,构建中国式的农业生态系统。不久前,笔者就如何建立我国的生态农业请教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
王东阳提出,生态农业就是要把农业生态中各个环节如耕地、空气、水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使其总体发挥最大的作用以期达到1+1>2的效果,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高效产业发展和生态系统恢复及改善有机结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统一”。
四大特点喜忧参半
据王东阳研究员介绍,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就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演进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系统结构趋向复杂。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并呈现区域网络化。2002年农村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已分别占GDP的23.1%和11.5%。二是系统功能不断增强。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形成了6500万吨肉类和4500万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并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增长方式转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依赖水平越来越高。三是系统边界内缩。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耕地面积日趋缩减,1996年至2002年年均净减少68.5万公顷。四是系统波动增大、污染严重。我国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既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又具有变化剧烈的特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危害重。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受灾减少粮食产量约4000万吨,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差距明显潜力很大
谈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率的时候,王东阳研究员指出: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等几项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但同时差距也就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有明显的差距?王东阳研究员指出,原因主要有:首先,我国城市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到2000年我国仍然有3.299亿农业劳动力不得不以营农为生;其次,我国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2000年占全社会从业人员50%的农业从业人员仅创造了占GDP16.4%的农业增加值;另外,我国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现阶段农业科技公共投资少等也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
专家指点发展之路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投入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耕地、水资源、肥料、农药和机械设备等资源要素。农业生态系统该如何满足日益提高的需求呢?
王东阳研究员对此作了明确地回答,他认为,首先要维持一个能够确保我国食物安全供给的农业生态系统,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把1.1亿公顷的基本农田确定为安全底线,使之生产的农产品占全国耕地生产量90%以上的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把集约经营和自然循环有机结合,多途径地节水、节地、节约能源,既要适应市场高层次需求发展有机农业,还应建立起用科学的营养知识引导消费和用消费带动生产的新机制,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营养结构趋向协调,把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三,根据农产品是水土资源载体的这一特点,着眼于国际市场配置资源,进口高耗水土、高耗能的农产品,出口高价值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通过产品替代资源的方式来缓减我国农业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
同时王东阳还提出,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农业常规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在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把庞大的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提高农业劳动者的从业能力。

(信息来源: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网)

相关链接
信息搜索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